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 1
  • 2
  •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近日,在永宁县李俊镇李庄村高标准农田改造一标段项目现场,施工方宁夏振盐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季红介绍,该项目自2月19日开工以来,已完成降水位、取土方等工程量,占项目总进度的80%,…

幸福河湖海丨执笔绘好乡村振兴“三幅画卷”

据了解,目前,蓟州区已拥有各类民宿420家,形成了多个特色民宿聚集区。“未来,我们将继续走好‘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发展路径,一方面,加快文化艺术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民宿…

特色农产品沿着“云”端出大山

日前,在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的富硒稻田里,驻村第一书记肖玉正手持自拍杆向网友展示稻苗长势,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富硒大米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在此起…

要闻
鄄城:政策赋能返乡创业 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鄄城县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将自己的激情和智慧融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让青春与乡村振兴实现 “双向奔赴”。[详细]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数据动能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数据要素...[详细]

「光明论坛」弘扬民族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详细]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详细]

乡村振兴,山东如何再加力

4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向社会公布。文件对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详细]

巴中市南江县:选优配强驻村力量 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持续选派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工作,不断输入强村富民“生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详细]

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发布!36条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同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文件进行解读。[详细]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近日,在永宁县李俊镇李庄村高标准农田改造一标段项目现场,施工方宁夏振盐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季红介绍,该项目自2月19日开工以来,已完成降水位、取土方等工程量,占项目总进度的80%...[详细]

山东省委一号文件发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有利于农民”为导向,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工作,既延续了山东重农强农的传统优势,又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桎梏,描绘出一幅强农业、美...[详细]

幸福河湖海丨执笔绘好乡村振兴“三幅画卷”

据了解,目前,蓟州区已拥有各类民宿420家,形成了多个特色民宿聚集区。“未来,我们将继续走好‘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发展路径,一方面,加快文化艺术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民宿...[详细]

特色农产品沿着“云”端出大山

日前,在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的富硒稻田里,驻村第一书记肖玉正手持自拍杆向网友展示稻苗长势,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富硒大米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在此...[详细]

侧记丨做好土地整治“大文章”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践行“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纽带,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8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详细]

激活乡村振兴的“三维密码”

据了解,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帮扶,井冈山卷烟厂为天河村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洋子坝红色名村、村庄道路改造、休闲广场、周边绿坡提升等项目建设。如今,天河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详细]

罗甸:国投帮扶助力样板建设 乡村振兴“村花”绚烂绽放

“近年来,国投集团在沫阳村投入超300万元,支持沫阳村建设布依族文化展示基地,打造古法制糖坊,建设公共屋顶光伏,改造人居环境,修建产业路,建设果蔬种植大棚。这些举措在助农增产增收的...[详细]

好评中国丨“土特产”变“金钥匙”,解锁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考察时表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云南咖啡的崛起,既依托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也离不开对民族农耕文化的挖掘——将傣族、彝族的传统晾晒工艺与现代加工技...[详细]

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