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从兰州市西固区“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西固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区农业发展稳中有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把“融合农文旅”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农文旅融合之翼,展乡村全面振兴宏图。
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奖补资金185.5万元,奖补百合、鲜食玉米种植面积3100亩,带动802户农户收益。组织辖区内农业企业参加特色农产品及绿色博览会等农产品推介会10次,成功举办西固区第7届农民丰收节,将西固百合、韭黄、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聚焦“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争取省市资金441万元对金关公路进行提升改造,畅通了示范带沿线村庄经济发展的“致富路”。全区高标准创建2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1个省级、3个市级、6个区级和美乡村。
西固区陈坪街道紧扣全区“金关画卷”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总体目标,科学编制陈坪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乡村产业提质、环境提优、风貌提升”等10大工程,抓好“生态廊道建设”等22项主要工作,切实打造小坪社区、孟家山村2个重点示范村(社),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提升。
西固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春德表示,将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在都市农业上求突破。持续对设施农业,百合、中药材种植予以扶持,预计新增设施农业50亩,中药材1000亩。加快推进百合产业集群、达家台和恒农技科技、张家台欣源生奶牛养殖等3个产业园项目建设步伐。聚焦示范带建设,着力在宜居宜业宜游上求突破。巩固提升“金关画卷”示范带创建成果,高标准打造“古渡河口”“五彩柳泉”2条示范带。紧盯谋划储备的28个示范带建设项目,打造都市型现代美丽乡村新样板。
推进农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项目建设增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动力。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西固达川三江口生态文化廊道、河口古民居消防工程、河口古镇夜间旅游消费区提升改造、沿河景观健身步道、西固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项目。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为农家乐、乡村民宿、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等农文旅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多元模式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力。依托生态湿地、黄河古渡、南山森林、北山丹霞等资源深挖文化元素,探索“文旅+农业/生态/康养/研学/赛事”等发展模式,推动全区形成“寻山问水、探访生灵、漫游古镇、种植观光、乡村休闲”等农文旅融合共赢的发展态势。
西固区陈坪街道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孟家山绿色西红柿农业产业基地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孟家山村特有的“黄金果”西红柿种植面积超400亩,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陈坪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德泉表示,将推进关山骑行赛、农民丰收节、果王争霸等活动,打造研学、采摘、露营、共享菜园等融合发展的休闲基地。深化“互联网+”下沉融合,开设农产品直播间,打通“网货下村、农货进城”双向渠道,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切实让农民口袋富起来。
西固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郝峰表示,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用“农”墨重彩,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将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展示社火、剪纸、面塑等技艺,提炼乡村文化特色,展现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和精神内核。谋划水居丹霞低空观光、天鹅文旅小镇等招商引资项目,打造乡村主题文旅IP。
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奖补资金185.5万元,奖补百合、鲜食玉米种植面积3100亩,带动802户农户收益。组织辖区内农业企业参加特色农产品及绿色博览会等农产品推介会10次,成功举办西固区...[详细]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展示山东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成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详细]
日前,“通之韵”特邀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携新编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深入通州区杨庄街道、临河里街道文化中心为辖区市民群众近距离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