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北泊头市庞龙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准化基地果园内硕果累累、芳香四溢,工人们正忙着将一个个鲜梨采摘下来运至加工厂,然后放于智能水果分选线上,经过对重量、糖分、表皮瑕疵、内在病害等从内到外的“体检”后,按照预定标准分流到各条包装线上,工人们依据出口国的标准打包发运。
“这些果品是俄罗斯客商订购的,总量达2000多吨,每斤价格为2.5元,供货期从今年7月初至明年5月末。目前公司正在大规模采选备货,以确保按照合同周期批次发货。”庞龙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庞连波说:“俄罗斯客商对泊头鸭梨非常认可,因此每年都有订单。”
庞龙果品出口形势看涨仅仅是地理标志产品泊头鸭梨产销两旺的一个缩影。泊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长青介绍,通过标准化、科技化、多样化、品牌化发展,泊头鸭梨产业正在成为泊头市农民增产增收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50万吨,产业链总产值30亿元。
标准化种植出精品
泊头市素有“鸭梨之乡”的美誉,有着2000多年的梨树栽培历史,并一直受到多国人民的喜爱,被命名为出口鲜梨质量安全示范区,产品销售最火时,1个鸭梨就能够卖到1美元。然而,泊头鸭梨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1990年前后,一部分农民盲目扩产、粗放管理,通过大肥大水促产,使梨园亩产量增加了1倍到2倍,达到了万余斤,可价格却由两三元下降到几毛钱,而且市场一片萧条。
痛定思痛,泊头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按照工业化管理思路,为全市鸭梨种植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指派大批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按照“五级联网”“六个统一”的方式抓标准化规范生产。所谓“五级联网”就是“公司+合作组织+基地+科技+农户”,所谓“六个统一”就是“统一修剪、统一肥水、统一疏花疏果、统一套袋、统一病害防治、统一采摘”的模式。这样一来,逐步让全市鸭梨产业的发展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道路,梨果组织化经营率达到90%以上,鸭梨的亩产量也由原来的1万多斤压减到5000斤左右,优果率则由原来的不足50%大幅提升至94%以上。
“标准化种植是开拓市场的敲门砖,有了它,咱的梨果就可以卖上好价钱。”泊头市齐桥镇大炉村村民刘培吉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4亩梨树,以前由于管理不到位,收益一般。在政府的引导下,与周边农户一起加入泊头市汇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由科技人员指导我们实行‘六个统一’管理模式,不仅每亩梨树每年能够节约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费用120元左右,同时还提高了梨果品质,销售价格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比过去单打独斗每年多增收5500元以上。”
市场化调优受众多
9月初,在江苏睢宁县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中华好梨”品鉴推介会上,由泊头市农业农村局选送的亚丰牌“秋月”梨脱颖而出,斩获最高奖项“中华好梨”第一名。与此同时,泊头市一同参选的“黄冠”和“新梨七号”也获得了银奖。
泊头市农业农村局首席林果专家赵树军说:“长期以来,泊头鸭梨以个大、皮薄、质细、含糖量高赢得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追求已形成多样化趋势,为顺应消费市场需求,梨果的口味不同、成熟期不同也成为重要选项,因此泊头鸭梨绝不能以一个品种打天下,而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顺应市场需求。”
泊头市以承建河北省鸭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为契机,同时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奖励资金,引导农民对梨果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农业技术部门也积极与龙头企业密切配合推动农民进行结构调整。他们在稳定传统鸭梨种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品种,形成以新梨七号、圆黄为主的早熟品种,以黄冠、黄金为主的中熟品种,以鸭梨、秋月、新高为主的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串季供应、多色互补、共同收益的结构性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实施梨园老树高接换优及发展优良品种的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
泊头市王武庄镇金马驹村的七成耕地种植的是果树,在梨果种植带头人张万荣的带领下,以大型果品公司为依托,组织果农成立了金马果品专业合作社,面向社员提供新品种引进、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病害防治、市场信息收集发布、产品收购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全村300多户果农几乎全都加入了合作社,黄冠、黄金、圆黄、新高等品种引进有序推进。张万荣告诉记者:“由于及时优化调整果品结构,实行标准化种植,合作社果品质量得到提升,仅此一项就为果农年增收200余万元。”去年,金马驹村的果业总产值达到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56元。也因为此,金马果品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金马驹村成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其所在的乡镇王武庄镇也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典范。
品牌化经营收益高
“过去泊头鸭梨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大多都是在集贸市场按斤论堆儿卖,如今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产品已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超市。”国家级出口龙头企业泊头市东方果品公司副总经理苏红卫说,公司前不久有5个集装箱的鸭梨销往加拿大。今年,还与美国沃尔玛连锁集团签订了2万吨鸭梨的出口协议。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不仅要重视产业化生产过程,也要重视品牌的构建和培育,要全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泊头市发改局局长李军华告诉记者,为了让泊头鸭梨产业做大做强,泊头狠抓产业化经营与品牌化营销两项措施,申请并获准“泊头鸭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清单,同时还获取了绿色认证2个、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8个,其中省著名商标5个。
同时,在产业化经营上狠抓存储及加工环节,泊头市共引进智能化果蔬分选线5条,建立冷库140座,总容量13万吨。其中,泊头亚丰果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打造了总容量达2万立方米的冷库群,年加工存储果品2.2万吨,成为河北单体冷库群最大果品加工出口企业。如今,泊头鸭梨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34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鲜梨达到8万吨,创汇8000万美元,占河北鲜梨出口总量的40%以上。
在做强一产、壮大二产的同时,泊头梨产业还在积极培育三产上下功夫。实施“产业+旅游”的发展战略,打造了亚丰观光梨园、三岔河观光梨园,以梨花为媒,宣传产业文化,提升泊头鲜梨知名度;同时,将运河文化与梨产业有机融合,建成了大运河梨文化博物馆、鸭梨文化展馆、贡梨公园,不仅为游人铺展开“梨乡古韵入画来”的美景,还为全市创新旅游业态增添了活力,更带动产业增收超亿元。(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