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壮大特色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我市精准施策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11月05日 来源:北青网

11月4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贯彻1139工作部署,通过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和农村改革,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能。

在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方面,我市紧紧围绕“2547”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稳步壮大“1173”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在示范带村庄实施产业类项目90个,建成高原夏菜、千亩百合、万亩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14个。水产养殖、食用菌、林下经济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在各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不断培育壮大,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皋兰瓜菜、七里河百合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认定。

在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方面,我市推出了“烟雨兰山”“秀美兴隆”等六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推动了乡村旅游从单一景点打卡向全域乡村生活体验转变。城关区“烟雨兰山”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开发“云上兰山”数字化营销平台,有效推动农村电商物流由个体式“单打独斗”向平台化“抱团取暖”转变。目前,安宁区“兰野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崖川乡里”乡村旅游项目已正式运营,七里河区“百年好合”乡村振兴示范带“拙舍·草庐”联动20家百合种植户年均增收2.4万元。兰州新区“临港中川”乡村振兴示范带将“中川·青云驿”、秦东生态农场等4个田园体串点成带,连片打造集田园观光、户外露营、风情民宿、非遗展示、陶瓷制作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截至目前,乡村景区已接待游客35万人,带动消费近亿元。

农村改革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探索推进“股票+”模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稳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以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27.75万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整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活跃,累计交易额达8.61亿元。兰州新区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上,150余户村民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游乐园,共享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壮大特色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我市精准施策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11月4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贯彻1139工作部署,通过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和农村改革,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能。[详细]

好评中国丨抓好“三度”提升,推进乡村振兴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亿万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当每一个村庄都实现设施完备、服务便捷、环境优美,当乡土大地既充满烟火气又...[详细]

甘肃会宁:“小杂粮+苹果”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近年来,甘肃省会宁县始终锚定“特色兴农”主线,以“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骨架,通过合作社引领、科技赋能、农文旅融合等多元路径,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