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数智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11月04日 来源:央广网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河北省委网信办、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以“数智赋能 强农兴村”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河北邯郸举行。大赛历时5个月,经层层选拔,最终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优胜奖29个。目前,众多优秀方案已落地实践,在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北大荒的规模化种植新路径

决策缺乏数据支撑、种植生产过程管理粗放,以及农业生产服务资源分散,曾是困扰黑龙江粮食单产能力较低的核心痛点。为此,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推出《数字强农 服务惠农 规模种植经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业务模式上实现创新,推动三大转型: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从“分散管理”转向“规模标准化”,从“传统服务”转向“一站式平台”,实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与高效服务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方案构建了完整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层建成覆盖田间的五级光网与20P算力数据中心;数据层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时采集作物生长数据;能力层通过“河洛平台”实现数据治理与模型共享;应用层则打造“未来农场”等三大平台,全面支撑业务落地。

技术优势体现在全环节:遥感中台实现5000万亩耕地、5天一巡的地块级监测,连接2万余台物联网设备,构建出完整的田间动态感知系统。平台已完成4800万亩耕地、60万种植户的精准画像,提供400余个数据接口,日均调用超1万次。

截至目前,该方案已服务113家农牧场,调度农机作业2.1亿亩次,平台资金往来超1300亿元。“2024年,北大荒主要作物单产较黑龙江平均水平提升263.5斤/亩,按综合粮价1.26元/斤计算,实现主要作物总增收154亿元。在遥感巡田方面,以遥感技术替代传统人工巡田,水田每亩可节约成本40–50元,旱田每亩节约20–30元;同时借助精准监测与科学指导,有效促进科技增收,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兰天义说道。

数字助力农民增收:大名县的直播电商富民实践

2025年1—9月,邯郸市大名县实现网络零售额8.11亿元,同比增长16.87%。仅第一季度,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就达2.1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上述成绩的获得,与大名县正在推进的“一品一播”工作密不可分。据了解,近年来,邯郸在全市推动“一品一播”工作。以大名县为例,搭建的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以“一品一播”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构建起“三仓三中心”功能聚落,融合数字创新技术与产业服务体系十二项服务内容,形成“园区+平台”双闭环运营模式。

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在直播运营、产品服务、供应链、物流仓储与管理运营五大环节中,系统嵌入技术创新模块,以技术集成推动农业电商的效率革新与模式升级。

创新体系的建立,为大名县系统破解“数字富农、数产兴农”难题探索出有效路径,重点解决了产销渠道单一、县域农业数字服务缺失、农民数字技能不足、收入结构单一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五大核心问题。

在大名县一品一播产业园内的几十个不同主题的直播间内,主播们每天都在声情并茂地展示着大名县的特色产品——香油、大蒜、花生、面粉等,正通过屏幕源源不断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业内知名讲师、资深带货达人,持续为来自大名县各村镇的村民系统讲解直播带货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制定差异化主播培训方案,建立“理论授课+模拟演练+跟播实践”的闭环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主播综合带货能力与职业素养。

“未来,我们希望能把更多的数字技术、AI技术运用到服务平台中,推动‘大名模式’走向河北、走向全国,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富农、数产兴农’的实惠。”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运营商、大名菜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朝晖说道。

数字重塑乡村治理:“云上赣农”的一网统管新格局

江西“云上赣农”平台是集管理、决策、服务、预警为一体,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共建、共享、共用的综合数字平台。平台于2025年1月上线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通过“云上赣农”平台建设,可以有效破解当前系统多、功能弱、数据散、无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困境,消除业务壁垒、打通数据孤岛。

数据通、应用通、服务通。平台通过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了数字乡村治理服务新格局。“云上赣农”实现“一网统管”。以畜牧业为例,对原有分散的13个业务应用进行整合,建立了从养殖到屠宰、市场流通“全链条”的闭环监管追溯体系,全省3900名官方兽医通过手机人脸识别登录,全流程线上出证;老百姓扫码全过程溯源,吃上“放心肉”。

此外,平台强化数据汇聚,实现“一网融通”;强化监测预警,实现“一图评价”;强化智能预警,实现“一触即发”;强化服务集成,实现“一网通办”。目前,平台已上线36个为农服务场景,累计提供各类服务340万人次。

为加强法治保障,平台将日常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面向全省970万农户与24.5万涉农主体,梳理不同维度评价指标,建立基础评价、项目评价和信用评价,依据评定等级进行资金补贴、项目申报、金融贷款的准入审核与精准管理。通过智能助手“法润赣农”,企业群众有疑问随时“问AI”,办事流程“一键查”,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实现线上人工智能场景化普法,为农民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普法服务。同时,畅通各部门信息,打造更为顺畅的联合执法机制,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未来,‘云上赣农’平台将进一步赋能‘三农’发展全链条、贯通治理服务全闭环、重塑产业发展新生态,绘就赣鄱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新画卷。”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智慧农业处副处长钟志宏说道。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数智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河北省委网信...[详细]

一家险企的乡村振兴“三重奏”

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四抓落实”实践要求,锚定高质...[详细]

党建引领“双轮驱动”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在村支书刘唐刚的带领下,上白村以党建为引领,在壮大油茶产业的同时,更通过民族文化展演重塑乡村精气神,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文化活、村民富”的振兴新路。[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