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金秋九月,在郓城县双桥镇坡里何庄村生态果园里。刚完成"新华"黄梨的销售,"中华香梨"又进入糖分积累期。作为全市唯一种植该品种的村庄,村里的种植户对抢占"双节"市场充满信心。
郓城县双桥镇坡里何庄村种植户颜廷运:“它的成熟期到10月份,糖度在16个以上,它的含水量还大、含糖度还高。”
依托传统种植优势和品种更新,郓城县双桥镇特色种植户以成熟技术和优良品质,在鲁西南地区打造"双桥品质"品牌,带动3000多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生产从"一季两收"向"四季丰收"转变。
郓城县双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明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目前形成千亩梨园、千亩枣园、千亩猕猴桃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特色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东明县长兴集乡的秋葵也进入采收旺季,由于秋葵对高温敏感,清晨采摘能减少损伤、延长保鲜期。而且晨采的秋葵水分充足、纤维少,口感脆嫩。为确保最佳采收时机,种植户孟凡喜每天雇用七八十名工人,早早就开始采收作业。
东明县长兴集乡秋葵种植户孟凡喜:“采摘期大概持续两、三个月,每亩产量一万多斤,除去工人开销以外,每亩地能收入六千元。”
秋葵种植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灵活的就业机会。
秋葵采收工人孟俊姣:“主要工作是分拣秋葵,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来到了,拣到九点钟,一天干四五个小时,不算累,下了班也不耽误干其他事情。”
近年来,菏泽市各地以特色农业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不仅做优了农业特色品牌,更做活了群众增收文章,为全域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