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河北省政协聚焦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召开专题协商会

2025年09月05日 来源:纵览新闻

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近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聚焦这一主题,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6个省直部门有关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共寻解题良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协商会现场,省政协委员、承德市政协主席吴清海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普遍,亟需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乡村凝聚力。”

怎样让乡村优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与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省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妇联主席王红认为,应立足乡村特色资源,推动家庭文化与乡村产业、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例如在旅游景区周边、交通沿线打造家风文化品牌,开发“庭院民宿+家风故事”“传统工艺+家训文创”等特色产品,让家庭文化成为乡村旅游新IP。

戏台门柱间泛黄的楹联,乡村集会上喧天的锣鼓,农闲时在指尖翻飞的剪纸……如何将这些浸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记忆发扬光大?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现场分享了他发起的“烛光计划”实践经验。12年来,他和团队成员以书法教育为火种,足迹遍布我省11个设区市、68个县(市、区),助力传承乡村文化薪火。

“‘烛光计划’虽以书法传承为主,但其‘送教下乡、资源扶持、在地孵化’的模式,为戏曲、民乐、剪纸、年画等各类传统文化在乡村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路径。”寇学臣委员建议,由教育、文旅等部门牵头,构建常态化、阶梯式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人培养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的“火种”队伍。

围绕让燕赵乡村的美被更多人看见、将乡村文化价值转化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省政协委员、凤凰网河北频道总编辑王旭辉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善用短视频、直播、VR技术等,进一步增强乡村故事的“破圈”传播力。

积极回应委员关切,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炜表示,2025年共筹措落实乡村文化振兴相关资金24.5亿元,将更加注重绩效导向,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产业的载体。”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杰介绍,接下来,将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强化乡村文艺人才培养,统筹各类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旅新业态,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沟通凝聚共识,协商汇聚合力。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静表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各项好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河北省政协聚焦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召开专题协商会

沟通凝聚共识,协商汇聚合力。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静表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各项好建议转化为政策举...[详细]

深入探索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广袤的鲁南大地上,一幅以“悠然南山·慢城永安”命名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枣庄市市中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双十百千工程”为抓手,聚焦“五小变五大”总体要求,全...[详细]

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太湖县百里镇虹桥社区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创新“党建+信用”模式,推动农村信用体系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与发展动能。[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