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村里的红色故事不能只躺在档案里,我们要帮它‘活’起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吾爱 吾信”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学生宣讲团的宣讲员詹欣堉说道。3月,这支由00后组成的“红绿融合 奔共富”实践团队,在湖州市安吉县老石坎村完成了从“乡村观察者”到“振兴参与者”的身份蜕变。他们不仅用镜头记录下浙北第一党支部旧址的红色印记、“两山理念”引领下的绿色风景,更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与青春构想,助力破解这座村庄奔向共富的未来密码。
解锁红色基因的“时代密码”
浙北第一党支部旧址——安吉县党史学堂坐落于老石坎村宋氏民宅。在这里,青年大学生们实地考察了村内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物和珍贵资料,一个个珍贵的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彷佛向大家无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1927年春,安吉最早的党员方铁成摇着串铃以拔牙的游方郎中为名,到孝丰老石坎落脚,开辟党的地下工作……”老党员杨洪生将安吉党组织的成长历程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老石坎村那段热血浇灌的红色历史。团队成员有感于“拔牙郎中”的故事,带着如何让“浙北星火”薪火相传的问题,提议将革命遗址与生态农场串联,设计“重走方铁成路”等主题研学线路,让老石坎党支部的历史更加可触可感。
解码绿色发展的"经济方程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石坎村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富共赢”新模式。调研团队们来到安吉县老石坎村“零点行动”纪念馆、老石坎水库等地参观调研,了解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与安吉生态立县的历史,通过文字与图片的记录,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团队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等创新科技在生态转化中的应用尤为关注,也坚定了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座谈中,2024级学生章恒说:“可以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兰花三七实时生长数据、水库碳汇数据等,还可以为老石坎村生态价值核算助力”。
构建红绿融合的“青春方案”
如何让返乡青年“留得住”,融入乡土能干事、干实事;如何让本土青年“不流失”,在家门口立业发展奔共富,是老石坎村党支部重点谋划的工作之一。近年来,老石坎村通过将红色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忆苦思甜”红色研学项目,同时通过“青年入乡”行动,建立政策、搭建平台,吸引青年“回流”,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实践团队从所学专业优势出发,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角度分析了未来乡村何为、青年何为,为老石坎村焕发新活力勾勒出青春方案。
老石坎村的蓬勃发展是党建引领下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宝贵的乡村智慧与方案,也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建设。下一步,实践团队会把老石坎村的故事带回学校,通过理论宣讲等形式影响、带动更多青年走进乡村、爱上乡村、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