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2025年02月24日 来源:千龙网

央视网消息: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我觉得透露了两个信号,第一个,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个战略定位没有发生变化,而且还在进一步强化;第二个,它对这一段用的篇幅最长,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讲了九个方面,这就是为巩固和发展我们的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做出了一个系统的部署和安排。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7亿亩,在只有19亿亩多耕地前提下,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要靠提高单产。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超过八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金文成:一是它的面积要扩大,由过去的千亩方、万亩方,现在要向整乡、整县的大面积来推进;第二个要注重全环节,耕、种、收、防、管全过程、全流程都要进行科学的安排;第三个就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这“四良”结合来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第四个把新主体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主体来进行培育,同时不能忽视小农户,要通过新主体来带动小农户,实现整体上的大面积单产提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还从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等方面对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行了部署。其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

金文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实际上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这些应用能够全方位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以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其中强调了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其中重要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乡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同地方的乡村它的独特性,当我们讲到乡村产业、县域富民产业的时候,一定指的是特色产业,也就是我们说的土特产。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林万龙:不能仅仅把土特产理解成为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种植业、养殖业。它包括乡村的文化、乡村的旅游、食品的加工,这些都是土特产。比如说河北有一个县,这个县有种辣椒的历史,现在用辣椒来提取色素做口红、做化妆品,它的这个单品市场占有率在全球都排在前面。

在“地”“钱”“人”三个关键要素上深化改革

除了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外,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质机制,也被重点提及。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涂圣伟:归纳起来实际上还是在地、钱和人三个关键要素上。关于地,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加稳定的土地财产权益,同时积极去盘活农村的土地资源资产;关于钱,要创新我们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关于人,还要相应的培育和发展机制,让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各展其能、各显身手。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亮点?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7亿亩,在只有19亿亩多耕地前提下,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要靠提高单产。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年粮食亩产比上年...[详细]

发力“四条战线”抓落实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月22日上午,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详细]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金融扎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特色农产品保险。接下来,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需要重视农业再保险的作用,通过农业再保险实现全国性的农业大灾准备金制度的构建。”王国军表示,特色农产品...[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