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总结2024年度工作,通报表扬2024年度全市农业农村亮点工作、“争创树”工作成果和先进个人;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瑞先,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组长曹显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一以贯之坚持“三三六三”工作思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村生活和美宜居、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事争一流,发力“四条战线”,扎实推动“十二项任务”,干稳干准干实干好,努力在全省、全国乡村振兴大局中“打头阵、当先锋”。
会议强调,要聚焦“国之大者”,守牢稳产保供线,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抓好绿色增粮,坚持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大面积单产提升上,高水平打造集成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青岛场景。抓好“新质牧场”,突出“四新”引领、强化“五化”示范,高质量建设一批应用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增长极、具备核心竞争力、引领现代畜牧业、呈现未来新元素的“新质牧场”。抓好质量品牌,紧扣源头提标、流通可溯、品牌增效,持续提升青岛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要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发展线,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强现代种业,落实《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高质量编制种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保、育、测、繁、推、管”一体化种业发展体系。做强设施农业,落实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冷链烘干等设施化发展,有序推进“一张网”“一件事”等“青农云脑”数智项目实施。做强加工农业,支持引导农业加工龙头强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带动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要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乡村建设线,加快促进农村现代化。提升片区质效,统筹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建设、对外推介、整体运营、有效管护,构建梯次建设、联动耦合工作格局,确保良性运转、长期释能、带动全域。提升和美乡村,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选准村庄,干实项目,塑形铸魂,新建市级和美乡村100个、累计达到900个;立足“产村人”融合,深化美丽乡村与美丽文化、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协同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名村。提升人居环境,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清底子、建机制、固长效,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要聚焦强村富民,稳固富民增收线,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深化改革为民,针对农村“三资”、土地延包、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形成一揽子“答疑包”,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接续推进各项国家级、省级农村改革试点,总结提炼试点成果。深化金融支农,优化提升“种子贷”“齐鲁富民贷”等支农金融服务,坚持“增品、扩面、提标”,完善“19+6+N”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撑体系,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风险保障,全方位扩大农业农村需求,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深化有效衔接,突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拓展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村三个重点,对1.35万脱贫群众分类开展精准帮扶,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高质量做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协作提质等协作工作。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持续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纪律建设、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要积极干事创业、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打造高素质“三农”干部队伍、凝聚发展合力提供重要保障。要持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有效提升党委农办综合协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重视、部门社会协同联动、镇街村庄争先创优、“三农”工作一起抓、“五大振兴”一起推的良好局面。
会上,李沧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莱西市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市管干部,局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局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