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文旅>>正文内容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下新媒体数字传播策略

2023年12月13日 来源:光明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乡村实现振兴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以数字化建设手段来推动乡村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党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政策影响力和形象传播力,但是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文化建设程度滞后、乡村资源挖掘不足、新媒体技术融入较低等各种问题,导致了我国乡村文化迟迟无法绽放新的活力。因此,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探寻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新媒体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其中明确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步走”战略,并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要深度推进新媒体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丰富乡村文化传播、发展的形式与内容,真正将乡村文化转化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其次,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以新媒体技术来展现农村生活、销售农副产品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的重要手段。并且,我国农村居民对于新媒体数字化建设的需求也逐年提升,这表明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应该加快新媒体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融合,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带动当地乡村产业经济和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二、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建设的困境

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数字技术对于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乡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较多,各省市农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并不相同,致使新媒体技术在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乡村文化资源发掘不足。事实上,乡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的“引进来”,即通过引入先进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来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另一种则是文化的“走出去”,即通过深挖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和推广,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而在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乡村文化建设只注重了“引进来”,对于乡村的文物古迹资源、村落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致使部分乡村地区文化“走出去”建设呈现后续乏力的状况。并且,在对乡村文化资源挖掘的过程中,部分乡村地区也出现了发掘深度较浅的情况,仍然是采用较为普遍的展览、介绍、记录等表层形式,没有主动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来创新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的新形式,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新媒体建设推动力较弱。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文化传播方面确实具有强大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将新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在使用的频次上使用深度上仍然不足。首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较为分散,部分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对专业的新媒体技术人才吸引力较弱,致使专业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力量不强,无法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的真正作用;再者,在推动乡村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寻找到与乡村文化相契合的受众群体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乡村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来了解当地村民、城镇居民的乡村文化需求,致使乡村文化传播的受众群体仍然具有局限性,只能够在周围的农村地区进行传播,而城乡文化之间却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部分文化活动建设仅仅是满足了受众的简单的文化娱乐需求,不能够形成长期的内在吸引力,致使部分乡村地区文化建设逐渐被“边缘化”。

乡村主体建设不明确。本身而言,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建设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不明的情况。部分农民虽然对所在农村的文化资源较为了解,或者本身就是某种文化习俗的传承人,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新媒体技术使用水平的限制,无法承担起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所以乡村文化建设者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能交给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新媒体技术使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致使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话语权缺失的状态。乡村居民获得感降低,渐渐丧失了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兴趣。

乡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举办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激发乡村活力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乡村文化活动也存在形式单一的现象。乡村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传统文化,能够直接反映当地农民的审美情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脚步加快,农村地区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激发,举办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不但能够促使乡村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还能够给乡村居民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在此之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照搬照抄”文化活动的行为,致使在同一个地区中乡村庙会、民俗表演、文艺汇演等乡村文化活动“频现“,甚至出现了“什么文化活动火就举办什么文化活动”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也弱化了党的政策影响力和国家形象的传播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审美疲劳。

三、乡村文化振兴下新媒体数字传播策略探究

利用新媒体数字传播技术给乡村文化建设赋能对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新媒体数字传播技术给乡村文化建设赋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开:

丰富乡村文化内容的呈现形式。首先,在对乡村文化的开发建设中,要注重乡村文化本身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并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来进行开发,确保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乡村文化建设者可以主动结合数字电视、短视频平台、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对乡村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真实、完整的呈现。其次,乡村文化的形式多样,包括以歌舞活动、体育活动在内的集体性文化活动、也包括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开发的旅游文化活动,还有不同地区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在举办形式多元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可以积极与新媒体传播渠道相结合,来增强乡村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

以乡村旅游文化活动为例,可以举办“最美乡村风景”的网络投票评比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来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或者,乡村文化建设者可以积极邀请当地的电视台记者以及旅游博主、网红达人来加强对于乡村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

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我国不少乡村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自然风景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等,乡村文化建设者要主动深入挖当地的特色乡村文化资源,并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其赋予新的活力。首先是农耕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建设者要可以结合乡村里现有的农业生产活动、生产工具、日常的农业生活用品等等举办“农耕文化园”“果蔬采摘园”,除在线下积极举办农耕体验活动之外,还可以建立数字农耕博物馆,将地区农业发展历史、与农业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一一收录,使其能够灵活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是历史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乡村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乡村文化建设者可以主动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相结合,通过微博、电视、报刊、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加强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并积极与当地的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和农副产品,建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使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建设互为支撑,共同促进乡村振兴。此外,在乡村文化中还有生态文化资源、美食文化资源、乡土人文资源等等。而乡村文化建设者在建设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来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进行“再现”,强化受众的体验感。

发挥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媒介传播中,乡村居民自身所掌握的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都非常有限,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在新媒体数字技术之下,给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以乡村文化生活为题材的内容发布者,成为了乡村文化宣传、建设的重要渠道。所以,乡村文化建设者要进一步加强村民在新媒体数字传播中的参与度,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展示乡村文化生活,强化其自身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感。尤其是针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人,不光要积极利用视频影音技术将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完整的记录和保留,使其能够主动承担起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的宣传任务,通过网络直播、拍摄纪录片、参与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民俗文化活动的宣传效果,以此从多个角度来展现丰富生动的乡村文化。

注重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信息、文化传播交流层面上,而是要注重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和输出。乡村文化建设要经过创新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形式表现,来传达乡村文化中热爱生活、勤劳质朴、正直善良的精神内涵,并通过数字化传播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增强其传播效果,使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唤起人们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文化的敬畏之情。乡村文化建设者要积极建立与乡村文化生活有关的各种宣传平台,定期介绍乡村旅游或者乡村政策,鼓励在外的乡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宣传和建设中来,以此来增强乡村居民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认同,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四、总结

新媒体数字环境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也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乡村文化建设者更应该拓展乡村文化宣传的范围,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呈现乡村文化的内容,增强党的政策影响力和国家形象的传播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建设的潜在资源、提升乡村居民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林有常: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茜玲: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下新媒体数字传播策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乡村实现振兴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详细]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也是贯通产加销、融合农...[详细]

平凉: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以来,平凉市持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