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菏泽市各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探索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路径,助力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郓城县的山农酥梨迎来丰收季。在唐塔街道孙庄村的种植基地,农户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而五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块零散的土地,孙庄村党组织主动破局,领办专业合作社,通过“小田并大田”,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入优质品种山农酥梨,每亩地的收益显著提高,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郓城县唐塔街道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孔庆彪:“咱今年是第五年种植,亩产今年就达到了一万斤左右, 一亩地里成本六千多,收益一万多元。咱现在是120多亩,村里今年又上了6户,再增加百十亩地。”
郓城县唐塔街道孙庄村村民王会雷:“一月给我3000元,平时夏天除个草,拾拾梨枝,总起来说就是干点散活,活又不重,我很满意。”
近年来,唐塔街道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方式,帮助各村培育致富带头人、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郓城县唐塔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郭国强:“围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打造更多‘一村一品’示范村,完善产业链条,让党建红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曹县的蔬菜种植同样迎来好收成。在朱洪庙镇刘东村蔬菜种植大户刘中举的大棚内,翠绿的小油菜长势喜人,数十名村民正忙着收割、分拣装筐,一车车新鲜蔬菜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
曹县朱洪庙镇刘东村蔬菜种植户刘中举:“今年的行情相当可观,我这20多亩油菜这一茬就是收入几万元。”
刘中举种植大棚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吸纳了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人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
曹县朱洪庙镇刘东村村民黄同芹:“天天过来割菜。在这里边管吃一天,割菜也挺好的也很好。"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曹县朱洪庙镇分发挥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将蔬菜种植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一个以蔬菜种植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正蓬勃发展,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曹县朱洪庙镇党委副书记李琛:“积极服务做好‘土特产’文章,从‘土’字谋出路、‘特’字求优势、‘产’字下功夫,目前小油菜为主的蔬菜大棚前有1万余个,形成了4大蔬菜种植园区、14个蔬菜种植专业村、3家蔬菜龙头企业,全镇居民收入增加近 2.7亿元,带动了近1.5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