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电信基层,长期服务于大山深处,所以对推进乡村振兴深有感触。如何通过数字赋能,以更加智慧的手段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是我重点思考的。”再次在北京见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安徽绩溪分公司智慧家庭工程师叶红义,他依旧是印象中那个挑着保障工具穿梭在大山里维护通信畅通的“叶师傅”。
25年间,叶红义挑着扁担一个村一个村地走,挨家挨户地做好通信服务,见证了安徽绩溪伏岭镇几个村庄的通信变迁,也见证了当地百姓生活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前通信条件不好的时候,想找亲戚说点事儿,山里走路看着近,但一走就是好几里,费事!辛苦!现在条件好了,想找个人、办点事儿,打手机、用微信,都很方便。这就是通信技术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叶红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了宽带,大山里也不闭塞了,老乡们用网络搞农产品线上销售,把宽带电视装到农家乐里,还有民宿网上预订,收入提高了,日子也更好了。”
今年全国两会,叶红义带着他在大山里听到的心声,带着他从一步一个脚印的日常工作中收集的建议,来到了北京。“今年,我主要提出的是推进‘全国一张网’基层治理视联网运营平台建设的建议,希望能用数字手段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叶红义告诉记者。
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叶红义的家乡安徽绩溪县做了一些创新尝试。近几年,安徽绩溪县利用电信网络覆盖乡村的优势,建成了覆盖村组的“雪亮工程”,乡镇也上线了“数字乡村”系统。叶红义介绍:“我们这里许多农户和民宿都安装了‘天翼视联’视频监控,增强了自我防护能力。”
2024年,绩溪伏岭镇完成了智慧派出所平台建设,覆盖了全镇各行政村,运用各类AI给监控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有效提高了伏岭镇平安综治水平。在智慧派出所和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从监控设备的选点、布线及安装工作,到保障网络畅通确保视联网系统高效运行,叶红义都参与其中。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每家每户,耐心地指导村民完成数字乡村小程序的注册,并详细讲解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在用自己的专业协助当地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叶红义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感触。“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觉得从技防着手,把天网监控与民用摄像头、监控器、报警器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进行覆盖,借助AI技术,能够有效助力基层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基层工作效率,也能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叶红义说。
基于这些基层探索的实践经验以及工作中的见闻,叶红义建议推进“全国一张网”基层治理视联网运营平台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格局。
一是汇聚社会监控资源,实现低成本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打造开放共享运营平台。二是运用多场景AI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效率提升。聚焦综治、环保、校园、消防、应急、园区等政务管理领域需求,构建“乡镇/街道视联网”,叠加AI场景应用,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提升目标识别、行为分析和事件检测能力,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自动威胁识别,如“防溺水”“防霸凌”“火情识别”“电动车进电梯”等多种AI应用,减少基层人员力量投入。三是建立视频标签体系,实现视频资源高效利用。在汇聚海量视频的基础上,利用大模型技术开展AI智能打标、人工打标,建立有行业、业务、场景、位置等属性的标签体系。通过视频标签的开放、共享、安全使用,可极大挖掘视频资源价值,实现长效运营,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