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片区联动聚合力 乡村振兴绘新图

2025年09月11日 来源:大众网

金秋时节,走进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扑面而来:大樱桃智慧示范园内,矮化密植苗木茁壮成长;雷野河畔露营基地,户外烧烤垂钓欢歌不断;恒温立体蘑菇棚建设正酣,六层床架静待平菇茁壮成长;连片托管农田中,现代化农机轰鸣作响……这片曾经普通的乡村土地,如今正通过“片区联动、抱团发展”的创新模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山旺镇坚决贯彻乡村振兴片区发展部署,强化党建引领,片区组团,聚焦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动能培育,推动片区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将分散的村庄拧成“发展绳”,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增收宝”,走出了一条“强村带弱村、抱团促振兴”的山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破边界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

“以前各村发展像‘撒芝麻’,你搞你的果园,我建我的大棚,资源散、后劲弱。现在片区党委一牵头,咱们连规划、通资源、共发展,劲头比以前足多了!”赵家庙村负责人指着村里新修的文化广场,话语里满是干劲。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山旺镇“强化党建引领,抓连片共谋”的扎实实践。

为打破传统村域限制,镇党委率先构建“片区党委+综合议事协调机制”的组织体系,完善片区组团运行机制,成立片区党委统筹全局。在赵家庙村所在的片区,党委通过每月召开例会,把政策、人才、社会资本等资源“打包”整合,推动片区内“规划联体、资源联享、发展联动”。

“党建联建不是‘纸上文章’,要让每个村都尝到‘抱团’的甜头。”山旺镇党委委员潘雪介绍,片区党委建立之初就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原则,将各村的特色资源梳理成册,通过“强弱结对”的方式统筹分配。比如,文旅资源丰富的雷家崖头村、西上林,带动山旺、马家洼等村联合发展露营项目,真正把曾经的“邻里”变成了如今的“战友”。

资源禀赋做文章 从“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

沿着高速路连接线驶入杭山村,旺樱乐大樱桃示范基地的高标准大棚一眼望不到头。棚内,矮化密植的樱桃树枝繁叶茂,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进行疏果作业。

“这是咱村在外能人钟京元牵头建的,不仅有新大棚、新品种,还建了育苗基地,现在咱村的樱桃能早上市20天,价格翻了一倍!”杭山村樱桃种植大户钟鹏捧着刚摘的樱桃,笑得合不拢嘴。

在山旺镇,像钟京元这样的“归雁”还有不少。近年来,山旺镇党委、政府积极聚焦“人才振兴”,通过政策扶持、情感联络,吸引在外能人返乡牵头成立村级资产运营公司,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旺樱乐大樱桃示范基地就是典型案例,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建设了5个高标准现代化大棚,还引入了“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形成“育苗—种植—销售”的完备产业链。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3个村参与,按照村级资产运营公司占股比例分配收益,预计每个村年可增收2-5万元。

如果说大樱桃产业是“地里生金”,那雷野河畔的露营地就是“河边淌银”。沿着龙上路走进雷家崖头村,曾经杂草丛生的乡村树林,如今已变身“网红打卡地”。

“这是咱们4个村的资产运营公司联合社会资本建的,总投资900万元,项目全部运营后,年可接待游客3万人!”项目运营负责人王兆安介绍。“以前村里的林地只能种果树,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跟着项目干,4个村按占股比例分配,预计每个村年可增收3-8万元。”

除了引回能人、农文旅融合,山旺镇还瞄准“土地分散、劳动力外流”的痛点,依托资产运营公司整合张家台子、战家庄等4个村的闲置土地,成立土地发展公司。各村负责流转农户闲置土地,按程序发包给土地发展公司,各村扣除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外村收入1-4万元不等。

资金整合强根基 从“单点提升”到“连片蝶变”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的路直通地里,灌溉水管也铺过去了,种庄稼比以前省心多了!”吴家庄村村民赵兰刚站在自家麦田边,指着新修的生产路感慨道。这一变化,得益于山旺镇“整合资金投入,抓连片共建”的精准发力。

为打造片区发展体系,山旺镇一方面加强涉农资金统筹,将省级美丽乡村、四好公路等上级资金向示范片区倾斜。在赵家庙村,依托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村里不仅硬化了村内道路,还对排水沟进行了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将王家庙、赵家庙、清泉等村的生产路、农田灌溉设施纳入一体建设,实现“一片区、一张网”的基础设施覆盖。如今,片区内的5000亩农田全部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

人居环境的“连片提升”,让村民的幸福感节节高。走进山旺镇的示范片区,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花草丛生,村口的垃圾分类站整洁有序,曾经的污水塘变成了景观池——这是镇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的成果。以“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美丽庭院建设为重点,逐村推进、连片改善。截至目前,片区内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打造“美丽庭院”200余户,“出门见绿、推门见景”成为村民的生活日常。

“从‘点上出彩’到‘面上开花’,山旺镇的乡村振兴之路,靠的是党建领航的‘凝聚力’,靠的是片区抱团的‘战斗力’,更靠的是为民增收的‘向心力’。山旺镇党委书记李霞表示。”如今,山旺镇的乡村大地上,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富的图景愈发清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新画卷正从规划蓝图加速照进现实。“下一步,山旺镇将继续深化片区化发展模式,让更多村庄加入‘示范片区’,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山旺样板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片区联动聚合力 乡村振兴绘新图

近年来,山旺镇坚决贯彻乡村振兴片区发展部署,强化党建引领,片区组团,聚焦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动能培育,推动片区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将分散的村庄拧成“发展绳”,让沉...[详细]

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兴文农商银行为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农业强省。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抚宁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抚宁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体系。从水果产业的政企携手、直播助农到优质蔬菜的规模种植、反季销售,再到畜牧产业的现代化养殖,抚宁区不断开辟乡...[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