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随州]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工厂化”链式种粮,“落后村”变成和美村

2025年02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鄂北岗地的驼子村,近年来,流转土地整合资源,形成从育秧、社会化服务到烘干、加工的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工厂化”链式种粮,使昔日的“落后村”变成和美村。

正月未尽,雨水节气刚过,驼子村周边村的4个种粮大户一大早就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黄艳峰,要他推荐几款秧苗。黄艳峰拿出稻种介绍后,他们很快选中几款价廉质优的秧苗,并预交了定金。

黄艳峰还是广水市鑫农共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控股的乡村合作公司,2021年投资160万元,建成总面积6720平方米的10个育秧大棚和500平方米的育秧车间。

用上育秧车间的秧苗,村民取得好收成。2024年虽然天气干旱,但市内武胜关镇芦花村水稻亩产收入超2000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农户平均每亩增收500元。

驼子村是湖北省广水市广水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小山村,人口仅1200余人,耕地1400亩。2018年黄艳峰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耕地抛荒撂荒严重,村集体欠外债20余万元。

2019年,为发展产业经济,他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村民流转土地,村集体最终流转近百亩荒地种植了香稻。当年香稻实现收入6万多元,荒地租金按照每亩300元全部兑付给了村民。

此后,村集体将农户不愿意耕种、地力不好、相对偏远的田地,全部流转入股,种植随州香稻、优质稻和小麦、油菜,分两季轮作。目前村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200亩。

为解决水稻秧苗来源问题,同时化解农户个体传统育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在湖北中烟广水卷烟厂对口帮扶下,村里建起了育秧车间和育秧大棚。秧苗除满足本村种稻需要外,还供应邻村农户。黄艳峰说,驼子村秧苗选用优质稻种,一盘秧苗10元钱左右,比市场价低20%左右。虽然到4月底才能出秧苗,目前已定出五六万盘。

紧挨着育秧车间,有一个驼子村农机服务中心的仓库,摆满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

近年来,驼子村先后投入150余万元,购置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除草机、开沟机、拖车共12台“育、耕、插、收、防”设备。  黄艳峰介绍,鑫农共富公司还将种粮大户的闲置农机整合吸收,成立“农机服务队”,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各村服务需求信息,按照每亩80元的价格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等服务。这个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低40元以上,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

目前,驼子村农机服务能力“由小到大”、服务项目“由少到多”,累计实现经营性收益150万元,利润超百万元。

为打通粮食生产全产业全链条,驼子村还探索多村联合、跨镇联建,与市内杨寨镇月日塘村粮食烘干厂、长岭镇徐寨村粮食加工厂合作,解决粮食烘干和加工问题。

“从育秧到收割,全流程机械化操作,1200亩土地仅需4至5人管护,1亩地能节约成本300多元。”黄艳峰介绍说,目前村里撂荒地已全部实现有效利用,村民也改变过去“卖稻谷”的习惯,转为“卖大米”,每亩地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驼子村还依托鑫农共富公司发展了蔬菜大棚、瓜菜连作、莲藕种植、王鸽养殖等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1000余万元,利润近200万元。

从前的驼子村,因土地大量抛荒、对外负债累累、环境脏乱差,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如今,驼子村年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人居环境干净靓丽,人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成为人人羡慕的“和美村”。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随州]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工厂化”链式种粮,“落后村”变成和美村

近年来,驼子村先后投入150余万元,购置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除草机、开沟机、拖车共12台“育、耕、插、收、防”设备。  黄艳峰介绍,鑫农共富公司还将种粮大户的闲置农机整合吸收,成...[详细]

党务公开丨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详细]

“归雁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家门口”务工“编织”就业梦

近期,在云南镇雄,当地通过政策扶持、兴建园区等方式,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之前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能够返乡发展,也助力当地产业振兴。[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