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人勤春来早 | 都是“干货”!“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2月27日 来源:鄂托克发布

“抓绒的时候,先用细梳子轻轻梳掉羊毛里的草屑、粪便等杂物,顺着毛的方向,从脖子、肩膀、胸、腰、背到臀部,从上往下梳。”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脑高岱嘎查,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何云梅正在为当地农牧民讲解着分部位抓绒要点。

这是阿尔巴斯苏木包联驻村组团式帮扶第三中队第六次深入辖区嘎查村,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像装载机操作、家畜科学饲养等实用技能培训,鄂托克旗各苏木镇每年都会不间断开展,旨在帮助农牧民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培训活动,除了为农牧民讲解分部位抓绒技巧外,还针对羊绒优质优价奖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鼓励农牧民通过提升羊绒品质增加收入。脑高岱嘎查牧民孟和巴雅尔在培训班上与农牧民一同分享了他的收获:“去年我们家检测达标的山羊绒共有238公斤,按照每公斤500元的补贴标准,拿到了11万9千元的优质优价补贴。”

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技术人员还走进农牧民家中,现场手把手指导农牧民如何科学进行抓绒操作,有效保障绒毛品质与产量。通过学习,农牧民在科学抓绒方面有了深入了解,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操作性强,解决了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对提升养殖效益充满了信心。

脑高岱嘎查牧民 额登尼乌拉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入了解了应该如何科学抓绒以及相关政策,让我更加坚定了走科学养殖、品质取胜道路的信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山羊绒品质,争取获得更高的收益。”

近年来,鄂托克旗不断谋深抓细“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最优选派驻村干部为基础,在6个苏木镇分别设立6个服务大队,各服务大队分别下设2至3个服务中队,建立“1+6+N”的上下联通服务体系,整合各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民生事业、社会帮扶等资源,按照“村级点单、中队把关、大队统筹”模式,为服务团成员提供便捷咨询服务、产业和项目支持,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人勤春来早 | 都是“干货”!“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鄂托克旗不断谋深抓细“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最优选派驻村干部为基础,在6个苏木镇分别设立6个服务大队,各服务大队分别下设2至3个服务中队,建立“1+6+N”的上下联通服务体系,整合...[详细]

看,乡村文化生活“实力圈粉”(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在贵州榕江,“村超”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在四川崇州,川派盆景艺术不断走向世界;在浙江嵊州,来自世界各地的戏迷共品越剧韵味……中国各地乡村文化生活不断出新出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详细]

辽宁宽甸:村级后备力量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年来,宽甸县针对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关干部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因村施策,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