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乡村谋产业 关键要务实 ——济南市乡村振兴一线扫描

2024年01月08日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上个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千万工程”全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该工程不仅针对农村环境整治,而是从生态环境到营商环境,从城乡差距缩小到城乡融合,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济南的一些村庄,他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千万工程”在村居的具体实践。而“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敲门砖”——

大刘村的一处文化墙

近40位企业家、退休职工成为【新村民】大刘村【留人】留出新产业

位于长清区崮云湖街道东南部的大刘村拥有户籍人口3480多人,是长清区数得着的大村。104国道毗邻村边,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化了村民们的头脑。靠着安装的手艺,这里的村民们进城掘到市场经济的“第一桶金”,这里一度被称为“济南安装之乡”。前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刘村民离开家乡,在城市里安家立业。与此同时,一群新村民涌进大刘村。他们或是能人回乡,想在老家大干一场,或是周边企业高管,为方便通勤,也为那份乡土情怀,在这里租赁房屋居住,把房屋打造成他们的梦中田园。

有出有进,却给乡村带来新的生机。就这样,大刘村在“留人”的同时萌生出新产业。

大刘村“新村民”的民居

引进“能人”

近两年,从济南市到长清区,无论是在村“两委”换届还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能人”备受瞩目。

有人说,大刘村村民里不乏能人,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一抓一大把。他们离开家乡在城市打拼、安家立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积累了丰富的干事创业经验和开阔的视野。但是反过来,他们身后的大刘村却需要面对人才流失多、村庄空心化、村庄治理难和村集体经济不富裕的难题。

村子要发展,亟需熟悉村里情况,还要有能力造福于村的能人。如何“留人”?

大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郝传升本身就是能人回乡,对招贤纳士和村庄发展二者的联系,他深有体会:村子要发展,党建引领是关键,只有党组织的凝聚力强了,才能赢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放开手脚发展产业。郝传升上任后,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成立党建领办合作社,6.7公顷的各类果树在山上安家;修建党建路,从国道104到山体公园脚下,这条路上处处彰显着党建元素,不仅是党建路还成为景观路、富民路,果子成熟后,这条路将是水果下山的主要通道。

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群众信任了,郝传升就把招引“能人”回村作为重要工作。他带着村“两委”班子往一户户能人家里跑,提高能人们参与村庄发展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大刘村已经汇聚50余名企业家能人。在大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人居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工作一线,这些能人们为乡村注入新鲜力量。

引进“新村民”

“我住的地方离公司太远了,要是你们村里的房子能租给我就好了。”2021年的一天,在大刘村附近工作的一位企业高管的话让郝传升的眼睛亮了。

大刘村原生态的山居环境、配套良好的水电等基础设施以及104国道的交通优势,让周边部分有乡土情怀、又希望通勤便利的企业家萌生在这里长期租赁的想法。获知这一信息,不用算账,大刘村干部们就知道这不是个赔本的买卖,毕竟村民的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租出去还能带来收入。他们决定趁热打铁,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以优惠的条件和诚信的服务,引进高端人才在此租赁居住。一套闲置民居,租赁20年,租客每年只需要支付6000元租金给村民,还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装修改造。

一传十、十传百,截至目前,已经有近40位外来企业家、退休职工成为大刘村“新村民”。而他们重新装修后,这些各具特色的民居也成了这里的一道景观。

引进“新产业”

说起大刘村传统产业,还和“安装之乡”密切相关。村内有企业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多属制造建筑安装、加工等行业,这些传统产业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而“新村民”开启了大刘村的新产业。有了民居租赁的探索,大刘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计划将村内400多套闲置房屋统筹管理,以特定主题分批、分片开发特色民宿,纳入合作社管理,向外租赁,让老百姓受益。同时,村集体收取少量服务费,用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大刘村种植的灵芝菇

此外,在长清区委组织部和崮云湖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大刘村南上北下,去寿光到安徽学习蔬菜、藏红花、果树种植经验。回来后,大刘村党组织接着领办果蔬专业合作社,依托大刘村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山地资源,摸索出藏红花、灵芝菇种植和黄骨鱼养殖的路子,预计每年利润30万元。而下一步,大刘村将继续大力回引人才,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让“安装之乡”变幸福之乡。

大刘村种植的藏红花

党支部领办【蒸蒸日上】新刘村里【来支馍】

寒风阵阵,长清区万德街道新刘村合作社的馒头工坊中却暖气腾腾,硕大的蒸屉层层叠叠摞放在锅上,下面的木头炭火烧得通红,火舌乱舞着直向外蹿,从蒸屉中渗出的丝丝缕缕水蒸气飞扬弥漫,空气中四溢着馒头的香气,把手往空中挥一挥、碰一碰,在蒸汽中游走一圈,再轻嗅,手上沾着的满是馒头的香甜味道。

新刘村馒头坊刚刚出锅的老风味馒头

老风味馒头,是新刘村经过探索而选择的产业方向。作为山村,新刘村的地理位置条件优势并不显著。加上该村总人口近500人,耕地却只有17.3公顷。之前,该村在周边村流转土地十余亩种植优质大樱桃,目前长势良好。但是,村“两委”班子也发现,由于村庄的先天条件受限,特色果蔬增收虽然能致富却很难上规模。经过市场调研,该村党支部发现,现代社会,人们对饮食健康的要求提高,老味道、老手艺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集思广益之下,该村下定决心从零添加纯手工杂粮馒头入手,扩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富民强村。说干就干,新刘村对村中的闲置建筑进行整修,

把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也用起来,“来支馍”馒头品牌就这样诞生。“来支馍”品牌名称灵感来源于施粥者听到有人喊“来支馍”,然后予以馒头让其果腹的行善积德之事,寓意日行一善、济弱就贫、淳朴良善的美好品质。

“来支馍”老风味馒头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

馒头很常见,怎么做出不一样?新刘村确定了还原老味道的宗旨。制作过程中,磨面、和面、揉面全手工制作,充分还原老馒头风味,并且没有任何添加剂。这样蒸出的馒头蓬松暄软、筋道可口,保留了麦子的独特香气,只一口就尝起来和外面卖的馒头不同,即使干吃不蘸酱也美味十足。新刘村老风味馒头在原始的加工方式下不忘追求精细,每一个面团都用电子秤称量、工作人员更是全流程穿戴整套工作服确保干净卫生。

经过自然发酵,再上炉蒸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馒头就出笼了,经过分拣打包销往集市、村落,供向学校……如今,新刘村“来支馍”品牌名号越打越响,口碑相传,每日都为村集体经济贡献着十分可观的收入,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接下来,新刘村党支部将继续扩大老味道品类,丰富手工石磨煎饼、茶汤及杂粮礼盒等产品品类,精准务实发展乡村产业。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乡村谋产业 关键要务实 ——济南市乡村振兴一线扫描

经过自然发酵,再上炉蒸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馒头就出笼了,经过分拣打包销往集市、村落,供向学校……如今,新刘村“来支馍”品牌名号越打越响,口碑相传,每日都为村集体经济贡献着十分...[详细]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各地乡村振兴玩出“新花样” 焕发新活力

新年伊始,各地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冬日里的乡村焕发新活力。眼下,随着花卉市场进入热销季,山东、安徽等地的盆景种植基地正在积极备货、抢抓商机。[详细]

践行央企责任,贵阳院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年12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年轮2023》跨年特别节目,走进贵阳院定点帮扶村——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报道了六合村跨年夜“欢庆元旦 喜迎新年”系列活动,苗族同...[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