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山东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灵芝大棚里,吸粉设备正在不停地采集灵芝孢子粉。今年,聊城冠县店子镇的山东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了20多座高标准灵芝大棚,高品质灵芝产能大幅提升。
今年初,为提升灵芝附加值,山东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建一批标准化生产大棚和无尘车间,然而资金难题却摆在了公司负责人靖永宁面前。不过,随着冠县“金融服务进企下乡”活动深入镇村,靖永宁面临的资金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这次活动主要推广的是‘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我通过手机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了200万元的贷款需求,没多久就有银行打来电话对接。经过对比,我选了利率较低的工商银行。第二天,金融副镇长和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服务,还拉了省农担作担保,三四天就办下来了,利率才3.65%。”靖永宁说。有了这笔钱,公司不仅新增了一批标准化大棚,还买了深加工设备,灵芝肽茶、灵芝肽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也进入研发阶段。
金融服务平台进企下乡
“群众找银行”变“银行找群众”
近年来,农村市场主体对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低、市场主体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融资难等问题普遍存在。为有效破解乡村发展的“金融瓶颈”,2022年7月初,冠县创新打造了全省首个县区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
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涵盖金融超市、信用冠县、惠民服务、产权交易等八大模块。“‘金融超市’是核心板块,汇聚全县11家银行的几十种金融产品和相关信贷政策,农村群众可根据需求,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线上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也可直接发布贷款需求,11家银行会进入业务‘抢单’模式。”冠县金融与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振远说。平台建立了“513”快速响应机制,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发布融资需求,银行端管理员5分钟内完成首次电话回访,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前调查,各镇街金融副镇长全流程跟踪服务。
自上线以来,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受到了农村市场主体热烈欢迎。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达到26.4万人,覆盖常住、适龄人口62%以上,线上申请贷款22183笔,发放贷款8975笔、29.8亿元,平均单笔贷款33万元。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打出“组合拳”
平台和队伍实现双线下沉
近年来,冠县先后制定《冠县乡村振兴金融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19项金融改革创新方案,推动财政和金融融合发力,打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组合拳”。冠县不仅在全国创新研发首个县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从“群众找银行”到“银行找群众”的转变;还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人才联动机制,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大棚车间,实现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人才队伍的双线下沉,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真正落地。
“我们实施了乡村振兴金融人才‘千人计划’,聘请23家市级银行行长担任冠县政府金融顾问,驻冠银行机构100名金融骨干组建金融辅导团,选派27名金融干部到全县18个镇街挂任金融副职,760个自然村建立1055人的村级‘金融专员’队伍,选拔8名‘金融顾问’派驻到20家重点企业。”徐振远说。当地每周组织11家银行行长、分管行长、业务骨干,到乡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下乡”活动,全力助企纾难解困;引导辖区内每个银行帮包1至2个镇街,对辖区所有村庄逐一开展金融对接,对符合条件的开展整村授信,有条件的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站,填补了村庄金融服务空白。目前,冠县金融机构共设立各类村级金融服务站点1130个。
“政银保担”合作破解担保难题
立足产业优势创新特色贷款产品
为解决贷款担保难题,冠县深化新型“政银保担”合作机制,与省投融资担保集团、省农担公司、省普惠担保公司、聊城昌信融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新型“政银保担”合作模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成功争取省投融资担保集团和省农担公司50亿元、30亿元担保额度。今年1-9月份,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新增6.89亿元,“鲁担惠农贷”投放1.96亿元,均列全市第一位。
“冠县强化财政杠杆调控作用,出台《冠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担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县财政设置350万元专项资金,对单户担保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担保业务,给予担保费专项补贴,引导银行贷款重点投向优势产业和‘三农’领域,以最优化的财政资金撬动最大化的金融活水支持乡村振兴。”冠县县委副书记王乃峰说。
此外,冠县立足当地优势农业产业基础,围绕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引导银行机构创新研发了灵芝贷、樱桃贷、酥梨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涉农主体发放灵芝贷7872万元、樱桃贷1727万元、酥梨贷609万元,助力冠县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还针对冠县籍外出经商从业人员,创新推出“农商乡情贷”,目前授信71户、4235万元。
强化财金联动,增强政策合力
开辟多元融资新路径
为开辟多元融资新路径,冠县县政府与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联合出台《关于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冠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与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和28家市级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及4家省市担保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整县域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冠县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全力向上对接,重点发力支持冠州国际陆港、灵芝大健康等重大项目,及时解决项目融资难题,不断强化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争取政策性银行授信43.5亿元,累计投放8.6亿元。”王乃峰说。冠县不仅引导辖区银行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还积极协助各银行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通过完善政府性担保体系,加强政银担合作力度,配合财政局等将昌信担保公司纳入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范围,将普惠小微贷款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覆盖面,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有效增信担保支持。”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向东说。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还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各银行接续存量、用好增量,通过央行资金激励,引导法人银行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10月份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46.0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约9300户,加权平均利率4.70%。
创新“信用+金融”模式
冠县各项贷款创近十年新高
冠县还创新“信用+金融”模式,全面深化冠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建冠县社会信用中心,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按照“先行试点、分批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三信评定”和“诚信企业”“诚信个人”“乡村振兴样板银行”评选,积极探索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新路径。将乡村文明积分与银行信用相结合,于6月30日落地全市首笔“美德积分贷”,目前已完成授信129户、1468万元。
“冠县聚焦农村金融资源少,农业发展融资难、贵、慢等根本性问题,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乡村振兴’新载体,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路径,着力破解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卡脖子’难题,努力打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冠县模式。”王乃峰说。2022年底,冠县各项贷款新增40.1亿元,创近十年新高,不良贷款率1.47%,为近十年最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实体3.8万户、投放214.9亿元,涉农贷款利率全市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