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新哨镇里方村韭黄种植示范点开展无人机作业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通过115个在研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
●获得关键核心技术161项
●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17个
●建立生产示范基地369个
截至今年10月
全省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
●服务企业2007户
●服务村庄1840个
●引进新品种2152项
●推广新技术2623项
“近年来,云南省级层面累计安排1.68亿元支持选派84支省级科技特派团、安排5400万元支持选派60支省级科技特派队、安排1.95亿元支持选派6500余名科技特派员,形成集国家科技特派团、省级科技特派团、省级科技特派队、省级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特派员、国家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为一体的强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云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一组数据充分显示云南省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力度。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以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现科技人才落地、科技成果落地和科技服务落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建设科技人才队伍
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现代化和人才引领支撑。如何为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大展才华创造条件,成为近年来云南省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近半年调研研讨的基础上,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印发《云南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六大行动(2021—2025年)》,提出实施“‘百团万人’创建‘百企百村百品牌’”工程工作目标,对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做出全面部署。2021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印发《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到田间地头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生产技术,助推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在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中,云南省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加快省级科技特派团、特派队、特派员队伍建设。科技部启动2023年度“三区”科技人才认定工作后,云南省开展针对性认定工作,经认定备案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达2728人,认定人数、国家经费支持数额均为全国第一。针对边境幸福村科技要素缺乏的情况,云南省在全国创新性启动科技特派队选派工作,选派科技特派队以374个沿边行政村为重点,开展全覆盖、常在村的科技服务。
“通过多年建设,云南共有国家科技特派团27个、省级科技特派团84个、科技特派队60支,累计认定科技特派员27499人、‘三区’科技人才17895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架构。”省科技厅厅长王学勤说。
近日,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选派科技特派团100个以上、科技特派队60个以上、科技特派员10000人以上,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脱贫村、科技特派队对全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覆盖,培育带动新型经营主体100个以上,科技服务落地10000个村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0户以上。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初冬,走进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3500亩连片种植的墨红玫瑰花开正艳。田间农户们正忙碌采摘,玫瑰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作为云南省实施“百团万人”创建“百企百村百品牌”工程100个科技创新村之一,小河边村的变化让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金坤欣喜不已。“以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每亩产值仅1000多元。引种墨红玫瑰后,在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如今亩产值可达到2万余元,全村230户有210多户种植食用玫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杨金坤直言,小河边村走上了一条以花为媒、科技浇灌的致富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良种良法,而好的农产品品种、好的科技成果只有进行转化落地,才能促进发展、惠及民生。近年来,云南省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动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落地。
在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中,云南省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等重点产业,组织攻克了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种养、轻简化栽培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突破性系列新品种。一批新品种成果开展测产成效喜人:盐津特色花生科技示范园区650亩“七彩艾田”七彩甜花生鲜果亩产达774.68公斤;东川马铃薯种薯繁育核心示范基地“开花薯1号”平均亩产2560公斤,最高亩产达3060.9公斤。
通过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云南省攻克了一批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通过115个在研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云南省已获植物新品种权158项、新工艺65项、新产品282个、新建或改造生产线89条;获得关键核心技术161项、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17个、建立生产示范基地369个。
此外,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中,云南省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1个、建立生产示范基地113个、推广种植面积9.58万亩、培训农业科技人员3.1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1.8亿元。
构建科技服务体系
点开微信小程序“云岭农科110”创新服务平台,系统优先推荐距离最近的在线专家提供畜禽概况简介、种植养殖技术、品种养育、病虫害防治等咨询服务,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简洁的操作界面让这一新平台更加贴近全省广大农村群众和企业。“11月10日,云岭农科110正式上线,平台不仅建立起农民与专家及时、高效的沟通渠道,也加强了对全省科技特派员的跟踪管理,为打通云南省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支撑。”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明彦介绍。
近年来,云南省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团、特派队、特派员、“三区”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主体作用,强化经费保障,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针对全省25个边境县(市)产业发展情况,云南省选派的60支科技特派队活跃在374个沿边行政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科技特派队已在沿边行政村开展服务超过1000人次,建设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户)100余个,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0余个(项)。
农业科技人员给企业带去的经验和技术,让元谋原生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福生深感振奋。他说,依托专家工作站、楚雄彝族自治州科技专家服务站及科技特派员等资源,企业建立起产、学、研、用共同体,自主研发鲜食葡萄、青枣、桃李等果蔬种植17项技术专利,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今年10月,全省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企业2007户、服务村庄1840个、引进新品种2152项、推广新技术2623项、组织培训3911期、开展培训12.9万余人次。”王学勤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省将增加服务异地科技特派员经费保障力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服务手段,做好特派员全流程管理,让科技特派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实现“‘百团万人’创建‘百企百村百品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