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岚山大地,满目苍翠,山海相连之间风光无限。
黄墩镇秦家滩井村的黄桃已进入收获期,在诸多消费者眼中,这是一口期盼了许久的鲜甜。
“订单多来自周边城市,每天现摘现送、供不应求。”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人秦四月满脸笑意。
这个季节,黄墩镇各类鲜果陆续进入成熟期。作为典型农业镇,辖区内多丘陵地,特色农产品撑起一方水土的致富之路。为提高附加值,该镇“打包式”培育地域品牌———“粮囤”,板栗、蜜薯、花生、黄桃等多种“土特产”被深加工、精包装后走向大城市。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指望。当传统农业受制于产量小、链条短、附加值低等因素,岚山区因地制宜,通过党支部领办、社企联盟等多种途径,宜农则农、宜山则山、宜渔则渔,让乡村振兴版图上没有“洼地”,色彩分布中没有“留白”。
行走乡村,乡村振兴的爆发力就潜藏在这处处生机之中。
作为日照绿茶主产区,岚山茶园面积已达16.2万亩,年销售收入28亿元。在这条“根系”牢固的产业链上,围绕“提升绿茶、培育抹茶、发展白茶”这一路径,全区开始了茶产业的“二次创业”。
坐拥绵长海岸线和广阔海域,岚山正不断对海洋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支持海洋预制菜加工生产,拉长生产链条、提高海产品附加值;克服技术难关,成功培育三倍体牡蛎,养殖面积突破9万亩;三文鱼养殖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产奠基、二产发力、三产助跑,乡村振兴之路在多轮驱动中越走越广。
在碑廓,一头牛“牵”出多村共富的宝贵经验,一块木头向精致家具精彩蝶变;在高兴,小五金占领国内市场绝对份额,在中楼,橡塑加工托起山沟里的10亿元产业……2022年岚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1万元。
产业在这片热土上孕育、成长,鼓起村民的“钱袋子”,也改变着乡村面貌。
一场雨,刷新了岚山区童海河畔的“容貌”:空气清新、杨柳依依、清波粼粼,篮球场、休闲广场、儿童娱乐场地、健身器材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散布在河畔两侧,村民三三两两沿河散步。从童海河向南,甜水河流域环境整治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后续施工作业。
水是乡村的“镜子”,照见人居环境的嬗变。昔日破败的旧河道,今日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变化来自岚山区整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在建设和美乡村过程中,岚山区重点抓好水质提升工程,统筹农村黑臭水体与生活污水、垃圾、养殖等污染治理,先后组织实施了龙王河、西护城河等河道整治工程,越来越多的河道实现了水清草复绿,岸美花更香。
片区示范,引领带动。岚山区投资约10亿元打造白云朝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茶乡凤鸣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通过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的推进机制,围绕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等领域,打造一批重要节点和产业项目。
围绕实际特色做“文章”,如今以示范片区为样板,更多带有特色的片区正不断涌现,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也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文化随行。岚山区大力实施以文培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四大工程,精心打造了岚山煎饼、岚山渔文化等系列文化名片,开展“岚山讲堂”60余期,并培育多个文化增长点,讲好乡村故事。
有成效的乡村振兴,是安居中有温度的振兴。为此,岚山区还在基层治理上不断下深功夫。全力打造“四有四全”安澜养老品牌,实现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托起1 0万名老年人的“夕阳红”;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成启用区公共卫生中心,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村卫生室40处;聚力提升教育品质,全区乡镇公办中心园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实施“精网微格”治理工程,探索“点、线、面”立体式风险评估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岚山还在探索更多路径,更富、更美的乡村就在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