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海海洋大学举行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余名师生在校园明湖合力拉起470米的渔网,“围捕”各种鱼类1300余斤,共享丰收的喜悦。
这是学校自2008年搬迁至临港新片区以来首次在校园水系内进行的大规模捕捞。包括鲢鱼、鳙鱼、青鱼、黑鱼、鳜鱼等在内的近20种“战利品”,在第一时间送往食堂,由大厨做成鱼头豆腐汤、红烧鱼块、剁椒鱼头、手打鱼圆、本帮熏鱼等“全鱼宴”,免费供师生们大快朵颐。
“作为以水产为优势的‘双一流’大学,我们在农民丰收节前夕,组织师生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不仅是品尝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展示学科建设成就,彰显海大师生扎根大地、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担当与情怀。”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表示。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王丽卿在捕鱼过程中,也向学生们现场“说法”。她告诉记者,在校园水系里以鳙鱼、鲢鱼为主。它们生长速度快,可滤食浮游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定期捕捞可以降低水里的氮磷水平,有利于生态平衡。合理使用渔法对于改善鱼种结构、稳定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构建生态链也具有积极意义。
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陈君容是第二批“养鱼”志愿者。她说:“从小暑到处暑,从烈日炎炎到渐有新凉递好秋,看着日渐长大的鱼,我们满是成就感。从刚开始的陌生生疏到后面的熟能生巧,我们有了很多的收获,既体验了水产动物的养殖,丰富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结识了新的朋友伙伴,还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强化了实践能力。”
据悉,“网箱养殖”特色劳育活动共吸引了10个学院126名非水产养殖专业的志愿者参与体验。一共有8个网箱,分别养殖鲈鱼、罗非鱼、团头鲂、草鱼、鳜鱼、珍珠蚌、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8种水产品。由水产与生命学院专业教授指导、相关专业学生协助、各学院志愿团队喂养记录,共同完成首批养殖工作。
2021年秋季学期起,上海海洋大学开始在部分学院探索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结果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海洋大学派出24支由教授、博士组成的服务团,冒着酷暑前往新疆、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崇明等地,围绕产业发展、智能化养殖装备的科技创新、技术咨询、现场指导、产业发展规划交流等开展服务,为农民提供第一手的帮助。
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坚定强农兴农使命。根植中华,情系民生,致力培养 “一懂两爱”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学校始终把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强农兴农的科技成果,作为办学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发挥农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广大学生真正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努力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