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聚焦>> 三农>>正文内容

三农记者战“三伏”|锄草打杈摘果累,西红柿管理不简单

2023年07月25日 来源:农村大众网

7月16日,起了个大早,记者来到苇园村,跟着村民于学海走进田里体验西红柿的管理与采摘。

苇园村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地下水充足,水质好;土壤为沙壤,透气性强,适合蔬菜种植。目前,村里200多户人,一半以上都种植蔬菜大棚,总面积达500多亩。“2003年,一些村民看到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不高,想外出打工又找不到工作,就开始种植西红柿等蔬菜,结果收益不错,村里种的人越来越多。”于学海说。

走在苇园村地头的公路上,路两边都是拱棚。“2008年,一些村民去寿光学习后,也想通过大棚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于学海说,“因为冬暖式大棚投入太大,所以我们建的是拱棚,也能做到‘春提前,秋延后’的效果,经济效益是之前的两三倍。”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种大棚西红柿,从5月开始一直到11月都有产出,在这你可以看到其生长的各个阶段。”于学海说。

锄草

方法是要点

首先来到村民李树蕾的棚里,她正为西红柿幼苗锄草。“先从锄草开始吧。”说着,于学海递给记者一个锄头。

“沿着地垄,贴着地皮锄过去,草就下来了。”李树蕾手中的锄头在地里铲过,一棵棵草被锄掉。

记者按李树蕾教的方法锄草。

记者模仿着李树蕾的动作,谁知刚锄没几米,就铲倒了一棵苗。“你可以横过来,在两棵苗之间锄。”看到记者铲到苗,李树蕾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耐心地指导。

记者试着按李树蕾教的方法,果然不会再铲到苗,速度也提升很多。记者弯着腰,手上锄头不停,不一会,就开始腰酸、手累。“大姐您平时一人锄这一棚,真厉害。”记者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农活,真干起来也不容易。

打杈

主侧枝是关键

锄完草,于学海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地里。“苗种上后,需要锄草、浇水,再长大一些就要架苗,然后是打杈。”于学海的西红柿种上40天了,现在主要工作是打杈、保花和保果。

“西红柿茎秆的每个节位上都会分生腋芽,打杈有利于西红柿通风透光,避免养分无谓的消耗,促进根系生长。”于学海边说,边将主干与侧枝之间生出的腋芽掰掉。

于学海教记者如何打杈。

“于哥,咱们看看谁打得又快又好!”看了一会,记者学会了,信心满满地发起了挑战。于学海麻利开工,记者也在另一排干起来,没想到很快就被甩在后面,于学海从另一排干回来时,记者才打完一半。

采摘

运输很重要

“走,去尝尝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刚打完杈,于学海又拉着记者到了村民于华宾地里,棚里一个个西红柿挂在枝蔓上,令人欣喜。

“你看,找这种3/4变成红色、粉色或黄色的西红柿,从尾部摘下来就成。”说着于华宾递给记者一个西红柿,“尝尝甜不甜。”记者尝了一口,酸甜适宜。

记者正在采摘西红柿。

吃完西红柿,记者拿着筐开始采摘,上下寻找成熟的西红柿,弯腰采摘,半天才摘满一筐。日头近午,仅摘完两筐,记者已满头大汗、腰酸背痛,推着独轮车把采摘成果运到地头。

记者推着独轮车把采摘成果运到地头。

小车并不好推,作物每垄之间距离很小,车子又沉。手扶车把,眼观前方,还得随时注意车子的平衡,不能倾斜。地头有一个坡,记者助跑一冲,车子差点翻倒,多亏于华宾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才上去。

地头上,西红柿渐渐将三轮车填满。“一车大概能装1500斤,我和对象两人一般要摘两小时。”于华宾说,苇园村村里就有一个蔬菜市场,市场有40多个农产品经纪人,所以西红柿摘下来并不愁卖。

“现在,西红柿能卖到每斤1.6元左右,相较于往年来说,价格很不错。”于华宾说,“我们一般隔一天摘一次,剩下的时间就去管理其他阶段的西红柿。”为规避市场风险,他错开了西红柿的种植时间。

今年,于华宾种了8亩多地,他已经做好下一季的规划。“这季的西红柿亩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加上下季的西葫芦,预计纯收入能有十多万。”于华宾笑着说,“看似很多,挣的都是辛苦钱。”说着他伸出了双手,上面布满了老茧。

于华宾一双手布满了老茧。

一上午的劳作很快结束,从地里出来已近11点半,李树蕾和于华宾还要再干一会农活。“下次一定要再来呀!”于学海挥手与记者告别。

记者感言

在超市普普通通的西红柿,背后却不简单。栽种、打杈、采摘,其生长过程每一阶段都需要农民大量的劳动。仅仅干了一上午,记者就累得腰酸背痛,而种植户往往一干就是一整天,他们是不累吗?

于学海回答:“也不是一直干一样,这边干完了,就去另一边干其他的活了,也相当于休息了。”于学海夫妇二人种了八亩多大棚,其中4亩是西红柿,4亩是茄子,两人往往要在地里“泡”上一整天,当地像他们这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的农民有很多。

农民们发展蔬菜种植业,也离不开沙镇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沙镇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蔬菜产业,在产业基础较好的李堂、袁楼、范庄等村,由村集体积极引导扶持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对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沙镇镇已成为一个“蔬菜大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超10万亩,已发展起包括西红柿、茄子、西葫芦、大蒜、洋葱、食用菌等在内的七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很多农民都靠着种植蔬菜实现了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马宇轩
相关推荐
枫香广安丨法护“三农”促振兴 乡村“枫”景入画来

为配合政府高标准高水平实施“农村综改”建设,探索创新乡村全面振兴新机制,广安区法院花桥法庭瞄准地区司法需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动融入辖区基层治理,定位“三个角色”,从“...[详细]

三农记者战三伏 除草打岔 西红柿管理不简单

7月16日,起了个大早,记者来到苇园村,跟着村民于学海走进田里体验西红柿的管理与采摘。苇园村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地下水充足,水质好;土壤为沙壤,透气性强,适合蔬菜种植。目前,...[详细]

科技特派员“周至模式” 精准高效服务“三农”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观摩学习,对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电商助农增收等方面,尤其是科技特派员组建服务团队,精准高效服务三农的“周至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大家积蓄了产业...[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