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通过系统挖掘与创新转化,将农业资源融入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现代文旅IP,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旅文创双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造特色美食品牌 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潼关古城、黄河古渡口风景区打造潼关肉夹馍特色文化街区,吸引超100家商铺入驻,集中经营潼关肉夹馍、鸭片汤、烩饼、酱菜、黄河鲇鱼汤等本土美食,带动周边400余名村民就业,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其中,潼关酱菜在渭南市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非遗创新旅游商品类银奖;烩饼、砂锅、麻食等成功跻身秦晋豫三省名牌产品行列;饽饽馍、连翘茶等特色食品以文创赋能形式推向市场,兼顾风味与文化消费需求,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推动农特产品文创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对潼关软籽石榴、樱桃、西廒小米、南马粉条、花椒等优势农产品进行包装推介,将创意农业理念贯穿于种植、加工与包装全流程,通过植入文化符号、优化包装设计、挖掘产品故事,推动农产品从“田间产物”向“文化商品”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发挥“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精选潼关优质农特产品入驻电商平台、直播专区等重点渠道,强化推广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
活化文化符号 构建文创产品体系
培育“潼小兵”文化IP,开发古城文创伞、香薰、镜子、炭雕、鱼化龙布偶等10余类文创商品,让历史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消费场景。其中,潼关古城古战船香氛礼盒、潼关古城黑陶系列、鱼化龙活性炭雕、鱼化龙布偶等先后在渭南市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常规旅游商品类铜奖、优秀奖,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特色载体。同步建设“潼关文创市集”,开发黄金饰品、文创摆件等旅游商品,并集中展销,推动“工业产值”向“文化价值”转化。
强化文艺创作支撑 丰富文旅融合内涵
在戏曲方面,创排《黄河湾纪事》《暮夜却金》等秦腔现代戏,其中《黄河湾纪事》获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表演奖,《夸父追日》入围群星奖决赛并入选“陕西省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在艺术活动方面,举办“黄河风情”书画展等主题活动,推出《大美潼关》等12首音乐作品,创编《美呀美潼关》等6部广场舞,征集民间文艺作品300余件。在实景演艺方面,创作推出《潼关吏》《上马潼关》《折戟辞汉》等演出,增强游客沉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