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地席卷而来,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正站在时代变革的新起点上。“数字乡村”战略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基层治理走向智能化、现代化的崭新路径,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磅礴动力,赋予了基层“智理”无限的可能与潜力。
2023年8月,水尾镇老寨村“数字乡村”项目成功落地。通过镇村两级分析研判、精准布局,在老寨村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40个、报警器9个、大喇叭10个,安装村级控制大屏幕1个,IP话筒1个,共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34100元。同时技术人员将老寨村农户自主安装的109个摄像头统一纳入老寨村数字控制平台管理和镇村两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中心,覆盖全村大部分区域和重要的路口、河流。
“数字乡村”项目,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和四大运营商技术优势,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系统,以视频监控联网平台为基础,形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联网联防模式,推动了老寨村由基层治理向基层“智理”蜕变。
“数字乡村”赋能,“人防”+“技防”高效融合。2024年6月,接连几天的大雨,使得水尾镇辖区内河流水位上涨,严重的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数字乡村”赋能下,老寨村实现了线上、线下巡河,线上监控全村河流状况,线下由工作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现场巡查。
“按照传统治理模式,汛期需要人工巡河,排查安全隐患。老寨村充分利用数字化大平台优势,对河道实时监控,这不仅极大的拓宽了我们巡河的范围,也提高了我们巡河的效率。”老寨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数字乡村”赋能,地区治安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监控摄像头遍布老寨村15个村民小组、村口要道、河流,实现了对全村公共区域的24小时实时监控。这些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识别技术等,对进出村庄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精准管理,有效提升了乡村治安防控水平。
2024年9月,一施工队在修建大桥,将施工工具放在村民舒馥馨家,因忙于外出劳作,忘了锁大门。一外地人员开着四轮车路过此地回收废品时,发现家里没有人,便将其中一卷铜线带走。舒馥馨回到家中发现铜线被窃,迅速报警,经过警方介入,调取数字乡村监控录像,精确的锁定了盗窃人员,在一小时内迅速破案,将不法分子抓捕归案。
看着失而复得的工具,舒馥馨由衷地感叹道:“幸好现在有数字乡村系统,才能那么快破案,挽回施工队的损失。”
“数字乡村”赋能,生态环境不断变好。通过在河流、森林等生态敏感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河流、森林等环境指标,并将数据传输到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摄像头会自动报警,系统会迅速定位。
2024年2月,老寨村数字大平台值守工作人员值班时,发现有几名学生在河边用鞭炮炸鱼。工作人员立刻报告村委会,老寨村党支部书记迅速组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人员赶到现场,并联系学生的监护人同时赶到现场,几名学生受到了批评教育,同时被监护人领回家中。
“自从老寨村建立数字乡村后,在摄像头的监督下,大家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乱丢垃圾现象没有了,公共区域卫生也变得干净整洁了。”老寨村村民吴承美称赞道。
现如今的老寨村,“数字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已形成。智能监控系统随时能监控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以及重点人群对象的生活状况;重点路口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可以监控过往的车辆以及交通安全;河流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控辖区内河流,防止村民溺水,保护河流水资源。
这种数据赋能的乡村治理模式,让基层治理蜕变为基层“智理”,使得老寨村治理提质升级,变动更加精准、高效、科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了一个和谐、美丽、宜居的美丽乡村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