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庄镇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用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
依托信息化手段,深化党组织向基层治理延伸。按照“以人定格、以格定责、服务到格”的工作思路,在全镇划分网格26个,明确网格员40人,设置党小组26个,明确网格党员126人,将3640户划为279个联户单元,利用贵政通等微端应用,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录入,切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同时,以视频监控联网平台为基础,发挥治安防范、源头预防、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等效用,构建起各家各户物理上的治安防控网。目前,全镇建成并运行雪亮工程视频会议系统1套,安装视频监控前端卡口、球机、枪机63颗,并全部接入镇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中心,实现了全镇安防实时监控,打通了镇村智能安防“最后一公里”。
依托智慧农业建设,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平庄村供销综合服务社,实现实体与网购结合,实现供销经营服务网点的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通过数字育苗服务、水稻种植机械化播种,推进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如:该镇平庄村建有大型生猪养殖场环境智能控制示范点1个。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持续深化“数商兴农”,培育推介农产品网络品牌,开展特色农产品认证资助和推广,以品牌化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如:该镇“苗岭茶菇”通过联系邮政快递服务农特产品出村进城,还通过“电商直播”平台,扩展网络增收渠道。
依托智慧党建运用,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依托党员管理系统,运用资源共享、发展党员、党费缴纳、全国党建大数据等功能,为村党支部和党员建立“电子档案”,实时掌握村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党员数量、分布、结构及变化情况,让网络“多跑路”,党员群众“少跑腿”。同时,聚焦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青年等人群,动态建立“党员种子库”,64人纳入管理。通过组织、党员、群众联荐等方式,吸纳政治可靠、作风务实、群众认可的优秀农村人才加入党组织,2024年发展农村党员5人。
依托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数字社会建设涉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文有所化、游有所乐、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行有所畅和事有所便等多个领域。通过线上“数据跑腿”和线下“管事跑腿”相结合,将“12345”便民服务二维码张贴到每家每户,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事项查询、事项上报、事项办理等多项功能,同时,通过大力推广“贵州医保”“贵商易”等应用使用,精准做优“为民办实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