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农村电商>>正文内容

甘肃岷县:“药”“草”为媒兴产业 电商赋能助振兴

2025年03月07日 来源:央广网

2021年,甘肃岷县入围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农产品电商出村进城研究》832个脱贫县农产品电商前十强;

2024年,入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淘天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前十,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83亿元,其中农特产品销售达5.51亿元,稳居甘肃省农产品电商销售第一;

……

近年来,甘肃岷县立足中药材、猫尾草等特色优势产业,以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有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加强基础建设、畅通快递物流铺设电商发展之“路”

岷县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按需设置服务接待、特色商品展示、培训中心等功能区,为电商企业及个人提供培训、孵化、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建设乡、村两级服务站点,整合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电商,鼓励大学生和返乡青年运营,推广“一村一店”模式,实现“一网多用、一店多用”,电商服务网点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实现100%。

“公司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千万元,客户遍及天南海北,真正闯出了电商致富路。”岷县岷归人家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返乡青年李智军介绍。

为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微小电商运营痛点,甘肃岷县依托供销联盟建成京东云仓岷县仓,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有仓储货架108组,托盘40组。

岷县仓探索推行“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引多家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推动岷县小微电商利用京东物流的云仓系统技术、作业标准切实提高物流时效性;岷县仓实施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补助政策,对线上销售的农产品快递费用按照0.5元/单标准进行补助,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岷县着眼打通县域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和“第一公里”收寄和配送问题,利用中央衔接资金设立农村物流寄递公益性岗位,提升农村物流投递和收寄能力。截至目前,在岗296人,全面发放岗位补贴173.8万元。

孵化电商人才、培育市场主体夯实电商发展之“基”

岷县设立和泰电商众创空间等电商培训基地,为电商创业者提供场地、货源和技术指导,让每一名电商创业者都能“摸着石头过河”。

2024年累计培训人数1000余人,涵盖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妇女等群体,开展岷县“村播学院”暨“一村一品一网红”电商人才培训3期,培训人员510人,为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新开设电子商务经营主体400家,全县现有电子商务经营主体978家。

“岷县将持续以‘村播学院’暨‘一村一品一网红’电商人才培训为抓手,健全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全面促进农产品上行,推动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岷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娜说。

岷县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吸引实干青年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甘肃聚和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产品以本地当归黄芪党参为主,延伸至传统滋补营养品168种,借助先进的电商运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对岷县的中药材、猫尾草等农产品等进行品牌化包装、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营销,在电商平台上打造出颇具影响力的爆款产品,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公司年发件量400万件以上,2024年销售额1.95亿元,长期务工人员150人左右,其中脱贫户32人,每年发放劳务费用约800万元,有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品质优先、打造特色品牌奋起电商发展之“翼”

岷县坚持农产品品质优先,紧紧围绕“多样、生态、丰富,有品牌、有品质、有规模”农产品发展目标,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建立完善的农特产品供应体系,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建立严格的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从种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销售,全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追溯管理,确保每一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岷县产品都符合高品质标准。组建中药材领域岷县电商联盟,探索建立电商之间互相监督的良好体系,通过全县域推行GAP种植标准和规范化加工流程,保障岷县中药材的质量稳定和药效可靠,进一步擦亮了“岷县当归”等地标产业的“金字招牌”。

岷县是“中国当归之乡”“中国洮砚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黄芪蜜之乡”“中国猫尾草之乡”“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洮岷花儿、洮砚加工制作技艺、巴当舞、青苗会、当归加工技艺、岷县宝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文化悠久厚重。通过深入挖掘岷县特色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赋予产品独特的品牌魅力。以洮砚为例,通过讲述洮砚的千年传承历史、精湛制作工艺、文人墨客与洮砚的传奇故事,有力提升了洮砚品牌价值,使其在高端文化礼品市场中脱颖而出。

同时,为更好融入电商大市场,岷县结合“党建+”,带领企业外出观摩学习,将洮砚、镇纸、当归香包和印有岷州山水图的收纳袋做成礼盒,实现差异化竞争,凭借特色吸引特定消费群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品牌。

创新营销模式、拓展海外市场孕育电商发展之“实”

岷县以“原产地+直播”方式,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岷县10名主播入围甘肃省第三届直播电商大赛百强并获得优秀带货主播称号;积极在第三十届兰洽会、岷县文化旅游赛马节等节会中组织农特产品展销以及各类直播带货活动,邀请网红主播、本地名人、农业专家等走进直播间,为岷县特色产品代言。

2024年“双十一”期间,岷县在各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各类农特产品达2122万元,仅“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412万元,创造了岷县电商销售的新纪录。

岷县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通过建立产品社群、发布优质内容、开展线上互动等方式,开展社交电商营销活动,吸引大量粉丝关注和购买。

同时,岷县鼓励电商开展社交电商分销模式,借助消费者的社交网络实现产品的裂变式传播和销售。

为拓展海外市场,岷县不断加大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培训和孵化工作,孵化壮大中小微电商,加快“岷品”出海进程。2023年,甘肃嘉之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雯娟成立岷县首家跨境店铺,产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实现了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历史跨越。

2024年5月,岷县跨境电商·京东云仓运营中心投入使用,采取“培育+孵化+代运营”模式,为岷县入驻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全站式综合服务,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2家,全县跨境电商企业累计达到6家。截至目前,岷县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632.5万元,同比增长574%。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电商产业链从业人数逾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其中,直接从事电商业务超过8000人,从事农产品分选包装、快递物流、冷链仓储等电商相关行业逾5000人。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甘肃岷县:“药”“草”为媒兴产业 电商赋能助振兴

近年来,甘肃岷县立足中药材、猫尾草等特色优势产业,以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有力...[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推动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陇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提交了一份关于借助短视频直播生态促进规模化就业的建议。在她看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飞速发展,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传...[详细]

村播兴农正当时!“00后”新农人:既要把书读好,也要把货带好

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业态,直播电商在推动消费升级、带动就业增长、促进实体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三农领域,直播带货等新兴手段打破了乡村农产品销售的地域...[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