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其中就包括“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等目标。
《意见》中指出,“升级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产业园区)”等内容的指向性也十分明确: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也就是“村播”,并让“村播”带动更多的农产品流动,为农民创造更多收入来源。眼下,随着多项政策意见的出台,农村电商又迎来了新的机会。
其实,过去几年中电商下沉一直是热门话题,几乎也成为了每家电商平台的关注重点之一。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模式促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这一商业模式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被不断验证可行。
具体到直播电商行业而言,更早在做助农的其实是薇娅。2016年,她首次提出“以买代捐”的创新公益形式,希望为那些优质农产品和需要帮助的农人提供一个“走出大山”的数字化舞台。
早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提到一个关键词——“突出市场导向”。这是个很有时代意义的新提法,就是让外界不要先入为主给农民扣上“帮扶对象”的帽子,而应该视其为市场中的一员,然后去理解他们真正的痛点和诉求。
事实上,很多农民正值壮年有想法有热情,对于农产品种植颇有心得,更有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实干精神。从商业视角看,困扰他们的核心问题在于机会成本博弈:本地农业做不出规模,就会导致年轻人被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虹吸”。长期缺乏年轻人和先进理念,本地农户就没有动力去配置先进设备,也没有渠道学习到农产品推广知识,长此以往陷入“死循环”。
他们需要的不是狭义上的“钞票”,而是数字时代的一个创业起点。如果能通过某个窗口,让这里的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他们可以迅速甩掉“帮扶对象”的帽子,变成创造就业、造富乡镇的“新农人”。
薇娅正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创业的起点”。通过一个更具影响力的窗口,让特色农产品走出本地、走向全国。此外不拘泥于一个“流量入口”的定位,深入产业链向农人输出自己的行业经验及消费者们最直接的反馈,帮助他们理解消费者,并打造更优质的产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助农问题上,只有把钞票变成可持续的数字化通道,才能实现一劳永逸。未来,这些“新农人”中,有能运用先进科技和设备进行农业种植的新型农民,有通过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路的电商达人,有擅于经营管理乡村资产的农村职业经理人……
这些专业人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善治理,为乡村发展带来了资金、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不仅有效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还带动当地农民共同推动乡村方方面面发生变化,在商业世界里实现了“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