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助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2025年08月27日 来源:鲁网

近日,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皖西红旅·青年创客调研团”赴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乡村振兴实践调研,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现状及研究路径探索”为课题,深入两地红色沃土,通过实地探访、调研访谈、实践赋能等方式,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路径,助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红旅融合拓径: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茶区,霍山与金寨均坐拥丰富茶叶资源与厚重茶文化。调研团在两地茶园深入实践,既头戴蓑帽体验茶农劳作,更聚焦青年返乡参与茶产业创业就业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梳理出青年在技术培训、资源对接、品牌运营等方面的共性需求痛点。

在霍山,团队提出“红色资源+茶产业”融合思路:在茶园规划中融入红色元素、设立红色文化展示区,开发“红色故事+茶叶IP”主题产品,吸纳青年创意参与设计,提供文化创意岗位;设计“红色景点+茶文化体验”旅游线路,结合青年游客偏好打造沉浸式研学、红旅直播等新业态,拓宽创业场景。

在金寨,团队同样深耕茶旅融合,走进六安瓜片茶文化博物馆,探寻“百年制茶史与红色革命史”交织的振兴密码。当地返乡青年将红色故事融入茶品包装、以直播讲述茶与革命渊源,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活力,这一实践为团队提供了鲜活样本。

红色基因聚能:激活青春创业源动力

红色文化是两地共有的精神富矿,也是吸引青年返乡的“强磁场”。

在金寨,团队实地探访梅山水库——这座承载红色记忆的水利工程,沿着建设者足迹走访纪念馆、访谈返乡青年,挖掘红色精神与青年创业的契合点。“梅山水库的奋斗精神,与青年创业需要的闯劲、韧劲高度契合。”团队成员表示,红色文化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更搭建了产业平台,让青年创业有方向、有资源。

在红军广场,团队成员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烈士纪念馆。“10万金寨儿女参加红军,仅幸存1.2万人”的史实触动人心,成员宋佳在留言簿写道:“红色基因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青年当在基层实干担当。”这种精神共鸣,成为团队探索“红色文化凝聚青春力量”的生动注脚。

青春扎根沃土:多业并举书写振兴答卷

除茶产业外,团队还深入金寨白塔畈镇,拓展乡村振兴实践维度。在中医药种植基地,“90后”“00后”技术员放弃城市工作,带回先进互联网思维:通过直播、社群营销让中药材“触网”走红;当地正规划中药材深加工、借力电商拓宽渠道,青年活力成为产业升级关键。

调研中,团队始终聚焦青年创业需求,梳理出技术培训、资源对接、品牌运营等痛点。同时,利用新媒体开展直播助农,同步培训当地青年短视频运营技巧,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产品销售”的创业闭环形成。

实践团队长张覃然表示:“乡村振兴的画卷里,青年笔触从未缺席。我们愿做扎根红色沃土的茶叶,带着文化敬畏与创新勇气,让更多‘皖西故事’走向广阔天地。”

据悉,“皖西红旅·青年创客调研团”团队将持续深化调研,建立青年创业就业案例数据库,探索“红色文化赋能+青年人才支撑”的乡村振兴路径,让青春智慧在红色沃土上续写新篇。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助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近日,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皖西红旅·青年创客调研团”赴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乡村振兴实践调研,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现状及研究路径探索”...[详细]

山西省扎实有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西省以“产业兴、百姓富、乡风正”为核心目标,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发展引擎,以乡村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详细]

商务部老中发展合作研修班调研职教赋能乡村振兴成果

研修班学员表示,山东职业教育尤其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在赋能乡村振兴中培育实用人才、激活乡村产业的实践,以及通过教育纽带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经验令人深受启发,为老挝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