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徐庄绘就振兴新图景

2025年08月19日 来源:互联网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为让青春力量赋能徐庄发展,推动非遗传承与多元产业共焕生机,山东科技大学共享阳光实践队响应号召,于2025年暑假共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开展“青春智慧扎根田野,助力山亭产业振兴”实践活动。团队以青春担当为笔,通过非遗活动传承、特色产业培育、助农直播拓销等实践,围绕智慧农业、精深加工、绿色能源三大领域,将高校资源与徐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在这片土地上书写青春助振兴的篇章,让非遗的古韵与智慧的新光交织,共绘徐庄繁荣图景。

走进藤花峪村,500 余年的古村焕发出新活力。在省派第一书记帮扶下,9 处闲置小院变身 “榴枣驿站”,共富工坊里村民手作的山货琳琅满目,直播间里乡土好物正待启程。这恰是国家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的生动缩影,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山海情 七彩梦” 爱心托管夏令营里,实践队员与支教老师为孩子们筑起知识港湾,阵阵笑声中,乡村教育振兴的种子悄然萌发。八旬奶奶提起驻村书记王雪峰自掏腰包助其重建房屋时,那句 “政策好,书记实心帮咱”,道出了村民对精准帮扶的真挚认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圣道农业产业园的智慧大棚里,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数据,智能系统精准调控灌溉施肥,茄子紫得发亮,哈密瓜清香四溢。这种 “科技 + 农业” 模式,正是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实践成果,让农产品从 “土疙瘩” 变成 “香饽饽”,通过高端商超渠道实现优质优价。山东东粮生物科技公司的生产线上,玉米、小麦化身营养食品,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的创新成果,延长了产业链条,更通过订单农业让农户稳收增收。米山顶上,光伏板与山林相映成趣,“光伏 + 生态” 模式既产出清洁能源,又在板下种植耐旱作物,践行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为村民带来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当青年遇上非遗,文化传承有了新模样。石嘴子村的古法制香作坊里,实践队员亲手研磨香料,感受 “和香如和人” 的古老智慧;木雕工坊中,刻刀与木头的对话,是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的碰撞;泥塑台前,黄土在指尖流转,捏塑出乡村生活的质朴模样;金石传拓时,宣纸与碑文的贴合,让千年文字焕发新生。这些非遗技艺的传承,正是国家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求的生动体现,为乡村注入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从生态古村的蝶变到产业融合的创新,徐庄镇的实践印证着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正如王雪峰书记所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更在实干。共享阳光实践队的青春足迹,不仅是一次实践体验,更是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对接的有益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方合力共为,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愈发绚丽。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徐庄绘就振兴新图景

从生态古村的蝶变到产业融合的创新,徐庄镇的实践印证着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正如王雪峰书记所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更在实干。共享阳光实践队的青春足迹,不仅是一次实践体验,更是高校资...[详细]

红火“致富椒”铺就乡村振兴路

“早点勒,早上凉快点,干起来有劲,多得点钱,蛮又得给我崽崽买衣服了勒!”傍晚时分,兴龙村的辣椒田里,村民李大姐一边把最后一筐辣椒装上三轮车,一边朝不远处的同伴挥着手。[详细]

发展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关键一招,它的本质是把村里“沉睡”的资源用起来,把分散的力量聚起来,让村集体有活钱、能办事。村党组织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主体...[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