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绿满乡村”铺就乡村振兴路

2025年08月15日 来源:人民资讯

时下,走进河北省馆陶县寿东村,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村民在树荫下纳凉,仿佛置身于一幅悠然的画卷之中。

寿东村的蝶变,是馆陶县践行“绿满乡村”实践路径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将乡村绿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坚持科学规划、多元施策,通过统筹绿化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经济、环村林带等多元绿化模式,成功建成8个省级森林乡村,获评“河北省级森林城市”“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等荣誉,“绿满乡村”的实践路径更在全省推广,为平原农业县的生态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作为馆陶县第一批美丽乡村试点村和村庄绿化样板村,寿东村坚守“超生态、大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这里最鲜明的“底色”。

“我们坚持‘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和‘生态+效益’的思路,让绿化不仅扮靓村庄,更能带动发展。”寿东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介绍,在“三清一拆大绿化”活动中,村里把腾退的空闲宅基、废弃坑塘由村集体统一收回管理,与专业绿化公司合作种植经济苗木,建起了微田园、采摘园和小森林。这些举措既打造了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又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创业,让绿色生态真正转化成了发展动能。

如今的寿东村,绿化面积已达980余亩,村庄森林覆盖率高达65.3%,“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生态景观已然成型。“以前门前荒草丛生,现在种上了果树和观赏花木,既能乘凉看花,果子熟了还能卖钱。每到周末,游客特别多,不少人还会买些村里的特产,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李建国的家就在采摘园附近,他看着门前曾经的闲置地块如今变成“聚宝盆”,笑得合不拢嘴。

在寿东村的实践中,乡村绿化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融合处处可见。通过“小队长分包制”,村民主动参与“拆墙透绿、拆违建绿”工程;“党员林”“署名林”等活动,让护绿成为新风尚。粮画产业也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壮大,从单纯的手工艺品制作,拓展到研学体验、文创销售等领域,形成了“产业因绿而兴,生态因业而美”的良性循环。

馆陶县以寿东村等示范村为模板,在更多村庄复制推广“庭院经济”“环村林带”等多元绿化模式,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扎根更多乡村,推动绿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百姓,持续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绿满乡村”铺就乡村振兴路

馆陶县以寿东村等示范村为模板,在更多村庄复制推广“庭院经济”“环村林带”等多元绿化模式,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扎根更多乡村,推动绿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百姓,持续书...[详细]

农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服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富民产业喝上金融“活水”

在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口滩羊产业园里羊群涌动,滩羊正成为“黄河滩”的致富引擎。这座规划总投资28.6亿元、占地一万亩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已吸引350余户散养户进驻,昔日“散养难、卖价...[详细]

村企双向奔赴 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盛夏,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加多宝产业园区4号楼前,“兄弟汽修厂”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成林正蹲在一辆越野车旁,专注地看着师傅演示变速箱拆装,油污沾满了工装,眼里却闪烁着光亮。[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