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开鲁县:做活“羊”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2月19日 来源:央广网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因地制宜发展肉羊产业,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齐发力,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上共提升,培育肉羊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活“羊”经济,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羊”光大道。

走进开鲁县祥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一排排羊舍错落有致。小尾寒羊、黑头羊、山羊分舍圈养。“合作社占地46000多平方米,目前以育肥羊为主。现在存栏13000多只,平均每只效益是80元—90元,总体效益挺可观。”合作社负责人赵喜春介绍道。

为推动羊产业做大做强,2019年,赵喜春成立了开鲁县祥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社员+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在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羊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一年育肥3批、年出栏5万只左右,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的育肥羊养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周边群众拓宽了致富渠道。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社员50多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0余人。

饲养员赵玉廷是义和塔拉镇太平庄村村民,在合作社负责配草料、喂羊。“一个月3000多块钱,活不累,离家也近,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赵玉廷边给羊添加草料边说。

养殖质量和养殖规模上去了,这还不够,羊能卖出去、养殖户能赚到钱,才是关键。一大早,在大榆树金星牲畜交易市场,买卖羊的养殖户、客商和运输车辆络绎不绝,一派热火朝天的“开市”景象。义和塔拉镇凤凰岭村养殖户王立友早早就拉着自家的羊来到交易市场,向客商推销他家养的羊。他说,依托“家门口”的市场销售羊,既方便又能增加收入。

“我今天卖了19只羊,公羊羔一只600元,母羊羔一只470元,价格比自己在家卖每只能高20—30元。这个交易市场挺好,离家不远,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方便。”王立友说。

持续推进羊产业全链条发展,屠宰加工是重要的一环。连日来,在神榆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两条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各类现代化设备高速运转,技术工人熟练操作,将屠宰后的羊精细分割成全排、半排、羊肉卷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经过真空包装后被送入冷冻车间,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售卖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每天屠宰量600只—700只,一年屠宰量能达到20万—30万只,平均每只羊的利润10块多钱。现在我们主要是打造‘神榆’品牌,以品牌的推广打造带动品质和效益的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神榆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贾晓伟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开鲁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精准发力,大力推进肉羊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以区域性产业化推广为依托,以典型引领,以效益驱动,不断加快肉羊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赋能乡村振兴。

开鲁县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范伟志介绍,开鲁县将按照“增羊优羊”的发展思路,以种养结合、农牧互补的模式,有效联结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方利益共同体,提升种羊扩繁场、发展养羊专业村、扶持羔羊育肥户,做强、做精、做优肉羊产业。“力争到2025年年底全县肉羊存栏达到130万只、饲养量达到240万只、育肥羊出栏达到100万只,打造肉羊存栏200只以上的典型标准化养殖场24个、种养结合牧场典型12个、肉羊屠宰企业2个。”范伟志说。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开鲁县:做活“羊”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因地制宜发展肉羊产业,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齐发力,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上共提升,培育肉羊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活“羊...[详细]

刘宁到濮阳市调研时强调  着力创业创新创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月18日,省委书记刘宁到濮阳市调研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创业创新创造,...[详细]

河南:抢抓农时做好春季农业生产 培强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月18日,河南省副省长李酌到开封市尉氏县、通许县、杞县等地调研春季农业生产和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工作。[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