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把家庭农场建设成内部管理规范、成员综合素质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1月20日,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妩阳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亮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完善和创新家庭承包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推进科教兴农、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手段。
“家庭农场发展需要专业化,对于特定地区发展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没有一个具体的总体部署,导致家庭农场在发展中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着力破解。”肖亮亮说。
基于此,今年省两会上,肖亮亮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议”。
肖亮亮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需要从政策扶持、资金奖补、技术支持和市场需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家庭农场倾斜,给予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引领示范带动。由于家庭农场发展缓慢,没有现成的模式,尽快培育形成一批家庭农场典范,让群众通过典型示范更直观地看到家庭农场的优越性,从而示范带动农民群众广泛发展家庭农场。
此外,还应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引导部分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人才,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资源。
最后,还需建立健全现代家庭农场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使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真正发挥组织带动农民、发展主导产业、提高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发展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