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年,天津用事实说话,以实绩作答——这一年,天津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一连丰”;这一年,津产“菜篮子”让老百姓拎出了幸福感;这一年,12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全面启动。乡村,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乡村美景如画,全面振兴正酣。一幅奋力绘就的丰收长卷正在津沽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扛起政治责任 优质农品上餐桌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中国碗要装满中国粮,而且,要装满优质的中国粮。
张建芳,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世神农)副总经理,自称“爱吃大米的芳姐”,一个用地道英语推介小站稻的宁河姑娘。在日前举办的我市首届大米节上,她现场焖饭,米香四溢,大家纷纷点赞。
“今年大丰收了!我们的小站稻种子好、米质好,新米上市,卖出了好价钱。”芳姐脸上笑容灿烂。这个从英国留学归来的“90后”,4年前辞去了北京的高薪工作,转身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
近年来,我市重振小站稻雄风,推出“小站稻振兴计划”。为把优质好粮装满“粮袋子”,围绕种子研发、技术指导、统防统治、品牌推广等环节,打造全产业链规范化生产,引导推动小站稻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有好种,才能有好稻。在市农科院的帮助下,金世神农成功引进推广6个水稻新品种,将小站稻品质推上了新台阶。
“种稻有钱赚,乡亲们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芳姐说,如今回归稻田、干回老本行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她带领大家建起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订单种植5万亩,从种子撒到稻田里,到大米端上市民的餐桌,整条产业链算下来,累计增产增收达到5000万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年来,我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突破589万亩,总产量超过269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一连丰”。近期国家通报显示,在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中,我市成为7个粮食主销区中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省份。
走进武清区崔黄口镇坨泥寺村凤芸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阳光正好,6个暖棚的水果西红柿马上就要收获了,一颗颗大红果挂满藤架。合作社负责人祝凤芸随手摘下一颗,掰开,粉红色的沙瓤、诱人的汁水、淡淡的果香,让人一下子回忆起“儿时西红柿”的味道。
“这茬西红柿,一个棚产量预计突破5000公斤,采收的时候,一天就能卖掉2000多公斤。”祝凤芸说,他们充分利用沙质碱性土壤中的“碱”,巧妙中和了西红柿中的“酸”,坚持使用沼液施肥,果实自然成熟,种出的西红柿别有一番风味。
一年来,我市不断提升津产农产品品质,津产“菜篮子”让老百姓拎出了幸福感,建立起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高端化、精品化的发展路径,一大批优质农产品装满了市民的“后备箱”。
75万余亩蔬菜基地、35万余亩水产养殖水面、200余万头出栏生猪,让爱吃“本地鲜”的天津人,尽享口福。在认定225个津农精品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小站稻、沙窝萝卜等10个品牌,扶持16个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使品牌溢价率提升3.5%。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津农精品”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3.9%,10个重点培育品牌销售额预计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5.3%。
旅游片区启动 津郊处处皆美景
3500多个村庄,对于天津这座现代化大都市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乡村,不仅是农产品的重要来源地,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的“诗与远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承载着我们的乡愁。
2024年年初,我市启动12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将乡村旅游与文化、科研、体育、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点上靓化景区景点、线上串珠成网成链、面上处处皆是美景的生动局面,古朴靓丽的乡居、时尚现代的营地、果蔬飘香的田园,让人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短短一年间,我市旅游片区建设已初见成效,“新”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鲜明标签。走在充满乡情乡趣的特色村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舒适宜居的特色民宿、生意红火的各类商铺、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让游客常玩常新。
宝坻区潮白河·渔生态小镇便是去年我市农文旅刚刚“上新”的项目。该项目将小辛码头村、李宦庄等村庄原有旅游项目进行整合提升,打造以休闲度假、体验研学、专业竞技垂钓与休闲垂钓相结合、渔交易产业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示范区。
“在小辛码头村已经完成100亩水系堤岸、村庄坑塘的综合清淤治理和3.5公里环村滨水栈道的建设,一开春,观光游船就可以启动运营。”宝坻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刘玉祥说,去年在项目区内开展专业垂钓赛事40余场,参赛人数6000余人次,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2000万元以上,小镇专业赛事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动能、新引擎。
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城里人。2024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8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和9.6%。以农筑基、以文化人、以旅融城的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昔日脏乱差的农村,如今已成了“高颜值”的生态宜居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广大农村通过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绘就了一幅水清、村净、景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我市持续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制定各季度阶段目标,强化日常工作调度和质量管控,目前已完成7000余座户厕改造任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加快厕所革命服务站建设,去年已完成服务范围覆盖60%村庄的年度目标。加强农村公厕管理,重点对公厕不开放、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强化日常检查,督促问题整改。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去年我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清洁化水平,我市成立了检查组,采取包区方式开展全镇域日常抽查,着力改善道路两侧路权范围内和可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压实网格管理责任,全力推动我市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深化农村改革 潜能激活再深融
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天津敢于啃硬骨头、蹚深水区,用改革创新的思维,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找到了一条与天津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路径,为全国城乡融合贡献了新鲜经验。
为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去年我市出台了推动农民增收、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工作方案,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破茧成蝶,迎来新生活。
传统的中式婚礼大厅、秀丽的江南水乡园林、方便贴心的婚礼服务,走进月桥文化仓,浓浓的喜庆气氛迎面扑来。谁能想到,这个传递幸福、充满温情的所在,竟然是一处曾经闲置多年的废旧厂房。
这里是津南区北闸口镇月桥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村里建起了不少企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低效闲置厂房。
北闸口镇鼓励各村把“沉睡”的资源唤醒,把“蛰伏”的潜能激活,坚持“三量”并举、“三新”共进、“三个融合”互促,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引育优质服务项目等措施,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了越来越多新亮点。
2021年年底,月桥村村民刘长利投资8000万元将村里闲置厂房盘活,建设文化仓。自文化仓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营业额2600万元。村集体每年为村民分红15万元,解决了75位村民就业,推动村级产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年来,我市城乡共富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盘活集体闲置资产超8亿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惠及农户7万户。我市在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机制,引导有条件的村集体投资成立强村富民公司、联村富民公司,与社会资本入股共同运营,努力提升村集体资源资产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378家强村富民公司和联村富民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额突破150亿元,跃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