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在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宋破楼村的帮扶车间里,成排的缝纫机“哒哒”作响,河南盈科泰服饰有限公司上百名工人正在赶制滑雪手套订单,生产场景热火朝天。
盈科泰是一家外贸型企业,以生产滑雪手套为主。为促进企业发展,睢阳区依托闲置资源,在原有车间基础上新建生产基地,盘活经营模式,提高使用效益,助力企业吸纳当地100多名村民务工,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9万余元。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为激发内生动力,致力做足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大文章”,商丘市围绕“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四个一批”壮大帮扶产业,拓宽村民就近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商丘市构建了推动有力的指挥体系、务实管用的帮扶体系、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致力实现返贫致贫风险“大消除”。商丘市一方面加强监测帮扶,对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信息比对共享预警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及时化解风险。此外,强化政策延续实施健康帮扶,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管理率、大病慢病患者治疗随访率均达100%。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以及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做好兜底工作。
多措并举,做实巩固拓展成果“大保障”。加快项目推进和资金拨付,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年度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进一步调整优化资金使用投向。发展壮大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其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除壮大产业外,我们还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好饮水、农村低保、养老和临时救助等民生保障政策,推进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治理,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商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脱贫群众追逐幸福的脚步中,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商丘逐笔绘就。(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新闻1+1
睢县:支柱产业“链”起致富路
1月6日,走进睢县,安踏、足力健、鸿星尔克、深慧视等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一一呈现在眼前。
被誉为“中原鞋都”的睢县,拥有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618家,年产能达3.5亿双,配套能力达90%。依托制鞋等主导产业,睢县制定了“县级主导产业支撑、辐射带动乡村产业、延伸村级卫星工厂”的发展思路,推动高新区企业与乡村帮扶车间结对发展,主导产业“裂变”出特色制鞋、电子“村级卫星工厂”达46个,实现了企业、群众、政府多方共赢。
“三强两带一增”,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强产业,带就业。发挥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重点企业+帮扶车间+家庭作坊”的工作思路,助力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等重点就业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强技能,带就业。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建设,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切实实现培训精准化、服务全程化、就业全员化。强品牌,促增收。以睢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阵地”,围绕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加强技术创新等举措,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品牌培育体系。
探索“五字工作法”,提升产业帮扶成效。用好“查、提、管、延、带”五字工作法,对帮扶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分类、精准施策,实现增收增效。产业帮扶的持续深入,带动了2.3万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致富增收,产业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
推行“孝善敬老”工程,育文明乡风。全县推行“孝善敬老”工程,采取“子女为主、自愿参加”的原则,县财政对积极缴纳赡养基金的予以适当奖补,激发子女切实履行赡养责任。连续6年举办县乡村三级“孝善敬老”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培育“幸福西陵”“孝善胡堂”等特色孝文化品牌项目,带动更多人学习孝道、践行孝道、弘扬孝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以来,睢县按照“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总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县连续8年获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A”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