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红’扬乡韵”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从徐州邳州的王杰纪念馆到盐城阜宁的停翅港村,再到南通海安、南京高淳的多个红色地标与乡村田野,充实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了解各地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其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让红色基因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实践团成员合影
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力量
实践第一站是徐州邳州的王杰纪念馆。踏入这片神圣的土地,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王杰同志“两不怕”的革命精神在耳边回响。他们仔细聆听讲解,凝视着每一件展品,感受着那份穿越时空的坚定与忠诚。随后,实践团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小萝卜头纪念馆,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深刻了解了革命先烈的童年苦难与不屈抗争,心灵再次受到洗礼。转战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智慧,团队成员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场决定性的胜利带来的震撼与自豪。在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见证了革命烽火中的英勇抗争,团队成员仿佛置身其中,与革命先辈同呼吸、共命运,誓言要将这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南京高淳的新四军旧址,古朴的街巷间流淌着不屈的革命故事,让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初心与使命终将铭记于心。
实践团成员在小萝卜头纪念馆
海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是学习者,更是传播者、受益者。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发放红色故事宣传手册,记录分享所见所闻所感,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他们相信,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实践团成员在王杰纪念馆
探寻乡村振兴之路,从田间地头寻找答案
实践期间,实践团走进张楼村、李巷村、停翅港村、东夏村和杨庄村,以及南京高淳的西舍村,感受乡村在红色文化引领下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张楼村,实践团成员看到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在李巷村,团队成员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行动”,清理村道垃圾,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环境美化。
实践团成员清理村道垃圾
他们还发放调查问卷,采访李巷村相关负责人;在李巷村、停翅港村和西舍村,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和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在东夏村、杨庄村和西舍村,通过采访调研当地特色产业与乡村治理新模式,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促进经济、文化、生态、科技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团成员与西舍村村民交流
实践团成员与杨庄村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
发挥青年之力,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们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实践团成员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运用Rhino、keyshot、ps等数字技术设计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如以“三打李堡”事迹为蓝本的红色纪念品、以“东夏村火炬”为参考的挂坠、以停翅港村标志性建筑为参考的摆件等,旨在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传播乡村之美,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此外还利用ps技术,创作了虚拟红色IP形象,如:“焰东仔”和“铁小阜”,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红色故事和乡村振兴历程。
红色文创产品(三凤和鸣,如火之炬,铁军之尖)
虚拟红色IP形象
实践期间,实践团还在西舍村举办了村史小讲堂、红色小课堂和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等活动,不仅让村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乡村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红色小课堂
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
校地结对共建,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王杰纪念馆与西舍村,实践团代表学院在当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实践交流的桥梁纽带。在王杰纪念馆和西舍村的座谈会上,双方就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在西舍村,实践团成员更是深入群众,与新四军研究会成员、退伍老兵等开展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英雄故事,感受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在王杰纪念馆进行座谈会
在西舍村进行座谈会
王杰纪念馆与西舍村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为其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西舍村则以其独特的乡村风貌和文化底蕴,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与希望。校地共建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这种双向互动不仅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的思想活力和积极实践动力。
与王杰纪念馆结对共建
与西舍村结对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