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3点,当记者随着“向新黔行区域协调发展”融媒行,走进黔东南州麻江县宣威镇甲树村蔬菜种植基地时,工人们采摘、打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这里是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基地主要种植丝瓜、辣椒等品种,种植总面积206亩,涉及农户151户。”贵州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冷子江告诉记者,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为主的公司,在麻江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冷子江和村民在基地观察丝瓜生长情况。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摄
“相较于普通丝瓜,一根白玉丝瓜的价格能够达到4.2元。”冷子江告诉记者,因为口感好、营养成分高的特点让白玉丝瓜成为东部地区餐桌上的常客。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契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麻江县对标本土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商贸合作往来。
为何黔东南州能在“菜篮子”之争中脱颖而出?
黔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已经构建起山地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蔬菜累计种植面积7.3521万亩,其中商品蔬菜种植面积4.779万亩,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2个。
答案明显:一方面与区域地理位置和山地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策的机遇。
“经过多年实践,甲树村一改曾经土地散乱、资金不足、管护分散、村民无事可做的局面,实现土地资源集中管理、统一产出的提档升级。”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艾林俊告诉记者,如今的村民纷纷成为“在家门口上班”的受益者,人人都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蔬菜产业正不断带动村民增产增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前在家没事做,蔬菜基地建成以来,我在这里做做小工。”正在采摘黄瓜的水城村村民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助力农业产业发展。麻江县农技专家主动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一起探讨农业技术,“把脉”农业发展。
“我有任何困难、任何技术方面的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会随时随地来给我解决。”对于麻江县服务企业的态度和做法,冷子江非常满意。
“麻江的气候、雨水太适合种蔬菜了,今年我们公司扩大了种植规模,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灯笼椒、白玉丝瓜、青皮丝瓜等几个新产品,总共种植了800多亩蔬菜。”在蔬菜种植方面,冷子江胸有成竹、信心十足。
产业要发展,农技是关键。除了服务好农业企业之外,麻江县还在蔬菜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展示试验和微生物菌剂肥料试验,着力推进新产品引种、肥料试用、病虫害防治、防止土壤板结等技术攻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有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认定,对我们的产品、对我们的品质更有信心了,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宽阔。”冷子江信心满满地说。
在各种政策支持下,麻江高山冷凉蔬菜正源源不断地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