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镇陈家贡湾畔,一条条道路横架在连绵的“水田”之上,“水田”里,数万只海参种苗自上而下、立体养殖,这里就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瑞滋集团。“2005年开始从零起步,到2022年获批‘国家级’刺参良种场,一路走来几多曲折。”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感慨道,“16年磨一剑,瑞滋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多年来,我们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凝聚发展创新力,才让企业有了如今的成就。前不久,依托我们公司建立的海参科技小院通过了中国农技协审批,有了‘国字号’科技小院的加持,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瑞滋海参科技小院由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瑞滋集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合作共建。“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自建成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及自主创新,瑞滋海参科技小院建立了刺参苗种路基池塘规模化保苗技术体系,升级工厂化培育设施设备,构建刺参苗种工程化培育模式和刺参综合养殖模式,并系统研究了刺参池塘水环境特征,明确了池塘水环境调控关键技术参数,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技术规程。
青岛瑞滋海参养殖车间的工作人员正在捞海参种苗。
一项项技术上的创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海参种苗的养殖上。记者在瑞滋的扩繁车间看到,一只只海参个头大而饱满,表皮富有光泽,它们紧紧攀附在池壁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范瑞用告诉记者,未来,瑞滋海参科技小院还将聚焦刺参遗传育种与苗种繁育、刺参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创新、刺参病害监测与防控三个重点方向,围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创建现代化、设施化、智能化刺参养殖新范式,推动海参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科技小院是一个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不仅把先进技术送进田间地头助民增收,同时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