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通过引进新技术、选育新品种,对乡村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走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
在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的乡村振兴乐园里,有一套非常先进的喷雾控制系统。通过这套系统,能够创造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无论外面的天气如何变幻,这里能够一直保持农作物生长最佳的适宜环境。
这块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是安装在不同区域的感应器所收集到的,它们一天24小时不间断给智能温室“把脉问诊”,并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喷雾降温增湿或滴水施肥。全程由电脑程序操控,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适时查看作物生长情况。自从引进雾化系统后,全国不同区域的特色果蔬类作物都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开花结果了。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乐园负责人 马定存:“种了些佛手、甜姑娘还有苦瓜这些,这些东西以前见都没见过,再别说吃。有了这套设备以后,冬春以夏都有新鲜的蔬菜吃。”
乡村振兴乐园不仅试验种植国内各类优质蔬菜,还尝试花生、香椿等十几种芽菜的无土栽培。这里成了特色高效农产品的试验场和农事体验的展览馆。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常海增:“你看这个外形像一个大南瓜,我们的这个里边可别有洞天。请你们看看我们里边试种的什么。咱们大家都在餐桌上见过花生芽,你们没有见过花生芽是怎么样去育苗的。我们在这个地方,在我们的常河山楂小镇多年已经做了几次实验,我们做花生芽、芽苗菜、绿豆、黄豆都做了各种的实验。”
常家河镇原先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2018年,怀着报效家乡父老的火热情怀,民营企业家常海增回到家乡,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常海增投资近千万元,成立了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当年他们从山东引进移植来即可结果的山楂树,并从千亩增加到如今的万亩,“山楂小镇”由此而得名。在山楂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黑木耳、玉木耳、樱桃等品种的种植。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产业园樱桃基地负责人 马启明:“我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合作社成立以后就进入这个园区了,可以说接触到了许多的新生事物。樱桃还有我们这里面的山楂,特别是我们的主要产业木耳。慢慢地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现代农业确实了不起。”
为全面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组合的优化及跃升,常家河山楂小镇结合农村现代化演进过程中的新技术劳动资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跃升。
在福兴德农林专业合作社的樱桃园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新设备。它是一个水肥一体的滴灌带。和以往不同,传统的浇灌方式,可能会在树下面挖一个坑或者是大水漫灌,人们用水管去浇水。现在,这个新设备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降低了劳动成本,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灌溉方式。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常海增:“原先滴灌已经达到节能,感觉非常好。通过我们自己摸索,滴灌只能解决根系水分的问题,那么叶、茎、花、果都需要水分和营养,我们像这么大的智能温棚,就做了雾化,这样果子吸收的水分非常均匀。”
近年来,常家河山楂小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旅游,积极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农家餐饮、度假养生、写风交流、研学考察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板块,以旅促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产业强镇的振兴之路。当地的山楂罐头、木耳等传统农特产品也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常海增:“我认为新质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田间地头要有新的技术、新的市场、新的动能。从质量来讲,要大量提高新的生活质量。我们的新就是原先的传统农业转变成现在 智能化的农业。新的市场转变很大,原先是市场去卖,现在我们从互联网去发货。”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山楂小镇聚集新质生产力各要素,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截至2023年年底,投资4.56亿元打造的通渭常家河山楂小镇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95.4万多人次,促进链上群众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