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泛汇集各方力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日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了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知强调,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乡村振兴,既需塑形,也要铸魂。“三下乡”活动自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28年来,“三下乡”活动年复一年地开展,内容愈加丰富,渠道持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知识,不仅打通了基层文化科技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成为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三下乡”活动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这就要求既要有内容,更要有形式,还要讲究质效。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立足新时代新方位,如何让“三下乡”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这就要求该项活动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内涵,真正以农民需求为“风向标”,以农民所盼为“导航仪”,切实做到农民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以今年的“三下乡”活动来看,就精准对焦农民群众的需求,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中既有“强国复兴有我”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又有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还有深化乡村环境整治,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理念等活动,一项项“有料有味”的活动,不仅将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将有力有效地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真正从“三下乡”活动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下乡”活动接地气、冒热气,才会有人气。从现实来看,活动只是一种工作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理念、内容、成果留在乡村,才能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因此,“三下乡”活动既要注重眼前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更要着眼于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要牵住科技的“牛鼻子”,大力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开展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搭建数字化公益助农平台,推动科普示范活动、科普项目向农村延伸,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三下乡”活动群众参与机制,宣传推广“三下乡”活动典型案例、成功经验与做法,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与交流活动,真正让“三下乡”不仅常下乡,更要常在乡、常留乡。
乡村振兴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文化、科技、卫生等主题不断推动“三下乡”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精心组织、用心用情,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就一定能够以“三下乡”助力农村更文明、农民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