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金龙村,有这样一群年轻人,“跳出农门”在外面打拼一段时间后,毅然回到养育他们的偏远山区农村。他们用在外面学到的知识,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思维以及不懈的努力,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家乡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何斌是一名1994年出生的“90后”,2015年大学毕业后,在湖南一家手机配件生产厂谋到一份不错的职业。通过两年多兢兢业业的工作,从徒弟到师傅,从员工到班头,月薪从五千元增加到一万元,他还被厂家列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2017年,他“跳回农门”,返乡干起种植、养殖的行当,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养牛、种烟是我们家的传统产业。”何斌说,虽然到了繁华的城市,但他经常想起家乡,每年春节都要回家乡看看。家乡一年比一年变化大,做工收入也不比城里差。为了照顾父母,他下定决心回家。
回到家乡的第一年,他养了18头山牛,还在网上自学养牛知识和兽医技术,山牛轻微的病症自己就能医治。他利用科技手段将牛粪干湿分离发酵,肥料还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开启了绿色发展的致富之门。
沐浴乡村振兴政策的春风,这些年何斌逐年扩大种养规模,将山牛逐渐转换成优良品种“西门塔尔”。“今年除销售小牛11头外,还有38头牛,总产值40多万元。另外,还种植玉米40多亩、烤烟30亩,养殖能繁母猪3头,养蜂20群,销路不愁。”谈吐文质彬彬、一脸斯文的何斌,脸上充满着自信和希望。
1989年出生的陈敏则温文尔雅,形象端庄靓丽。她是土生土长的金龙村人。2011年与家住青山村的丈夫结婚后,夫妻俩一起从事长途货运。
2012年,见生猪市场行情不错,陈敏与丈夫便弃车回金龙村转行养猪。第一年他们拿出所有积蓄买了10头良种母猪,自育自繁。十多年下来,他们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最高峰时养猪2000余头,被村里授予“产业发展带头人”称号。
这些年,陈敏家修缮了圈舍,安装了粉碎机,建起了大容量沼气池,以畜粪-发酵-沼气-沼液循环种养模式,走上了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之路。
“我们家现有生猪1000头,烤烟150亩,中蜂300群,黄连20余亩,贝母50亩……”在接受采访时,陈敏一口气就把自家的“家底”和盘托出,他们家2023年产值在400万元左右,收入在整个金龙村首屈一指。
1990年出生的高源,回乡创业看上去有点被动,但背后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高源高中毕业后,赴浙江台州出海捕鱼,2014年夏天与爱人张凤梅相识、相恋。2017年12月,高源突发疾病住院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及骨髓移植手术。为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家人卖掉利川城区的房子、车子,东拼西凑,仍欠下90万元外债。高源住院、化疗期间,都是张凤梅陪护在身边。2018年9月,张凤梅不顾家人的反对,与还在康复期的高源登记结婚。
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第一书记王祖龙介绍说,高源恢复健康后,夫妻俩在驻村工作队支持下,2021年开始发展烟叶产业。高源家还养殖生猪,高峰期有200余头。
见到高源时,他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给人一种阳光暖男的感觉。他已还清所有外债,并分期付款在利川城区重新购买了14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的他,还在利川城区发展餐饮产业,餐馆正在装修之中。
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何斌、陈敏、高源这些回乡创业能人也不忘周边村民。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开始发展养猪、养牛等产业,他们经常向乡亲们传授饲养知识。除了以500元一亩的均价流转乡亲们的田地外,他们还以每天120元的劳务费,雇请村民从事养猪、养蜂和种植烟叶的农活,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
金龙村是革命老区村,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十字路会议”旧址、红三军军部旧址、贺龙街、红军路等众多红色遗存,2023年6月被中组部批复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目前,金龙村基础设施日渐夯实、主导产业稳健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一幅红色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斗镇党委书记李同生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年像何斌、陈敏、高源一样,选择回乡创业。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推动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