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聚焦>>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云南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用法治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2023年09月18日 来源:法治日报

在彝族音乐人李永康看来,回乡创业是解“乡愁”最务实的方法。在自家院内,看着村民代表召开村民议事会的场景,他又有了新感悟,作出新曲:“赚金山、赚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近年来,云南上下正以“辛苦指数”换群众“满意指数”的魄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一个个与李永康一样心怀“乡愁”的能人、贤人在返乡创业之际,发展成“法治头雁”,将“乡愁”转化为率领乡邻用法治激活振兴乡村建设的动力,带领大家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扫盲式”普法不留乡村法治死角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随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活动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漾法治文化公园时,发现群众“打歌”用的竟是“普法歌曲”。

“部分乡镇的群众对生硬的法律知识不感兴趣,一些彝族聚居乡镇的老年人、初中以下文凭人群等,甚至听不懂汉语讲的法律知识,而这部分人恰恰是重点普法对象。”由当地青年创业带头人吴富海牵头的“打歌普法队”正是漾濞县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充分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和特色,探索推出的多元普法模式。

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正紧扣群众喜好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开展了一场让各地各族群众都能听得懂、用得上、传得开、传得远的“扫盲式”普法行动。由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编唱的普法曲,在洱海边被白族人民广为传唱;在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的祥云县,省级非遗传承人把银器制作与法治产品制作有机融合,以银器产品为载体,在流通中传播法治思想……

“云南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涉农重点领域立法力度的同时,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融入乡村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农民日常生活。”云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彭国军告诉记者,仅近三年,全省累计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法活动20余万次,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1101户,建成基层法治文化阵地1033个,5000余支法治文艺宣传队活跃在云岭各地。

“法律活字典”激活乡愁情

农庄、“法治小院”、“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青年之家”……这正是漾濞县光明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也是该村“法律明白人”李斌的家。别看现在的光明村已成“明星村”,李斌记忆里的老家曾经就一个字“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光明村抓住附近石门关景区开发核桃生态旅游村建设的契机,鼓励村民参与打造旅游“网红村”。在外打拼的李斌也瞄准这一机遇,返乡创业。

2022年4月,云南省司法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普法办等6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云南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就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基层法治人才队伍作出部署安排,以进一步加强全省法治乡村建设。被村民一致认为脑子灵活能致富、处事公正肯帮忙的李斌第一时间被选聘为“法律明白人”,成为全省现有77372名“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员。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促他们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父老乡亲心中,带领大家共同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大理州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志萍介绍,按照全省总体思路,将进一步培养“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到2024年底云南全省法治村(社区)占比将达70%,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将覆盖全省90%的行政村。

“法治灭火器”守护家乡之美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再次将大理旅游业推上一个新热度。五华社区是大理古城的旅游核心区,在这里一提“胖金花”,大家都会来上一句:“有矛盾,找胖金花。”

“胖金花”正是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李雪娟,她带领熟知社区情况的能人姐妹组成“金花调解队”,每天奔走于古城,哪里有矛盾纠纷苗头,她们都能第一时间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着门。

“我们是及时调处矛盾的‘灭火器’,用白族语言给本地居民讲道理,既有效又亲切;对待租户、经营户,我们在调解矛盾的同时发挥本地人情脉络广的优势,让他们感觉到像老家乡邻一样真诚。”在李雪娟看来,要维护大理这块旅游金字招牌,“法治+人情”的基层调解矛盾纠纷方式远比对簿公堂来得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用法治来爱村、护村在云南已蔚然成风。”据彭国军介绍,立足科学立法保善治、执法司法促公正的基础,在全民普法筑基石和提升服务解民忧上精准发力,是云南坚持依法治理,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本功”的具体举措。目前,云南全省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7737个,活跃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员达17万余人,专职调解员8000余人,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通过这些强大的基层调解和法治服务力量,三年来,全省共调解矛盾纠纷4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彭国军说。

法治赋能美丽乡村新腾飞

“在创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法治思维找准发展之路。”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和立峰也是一名返乡致富带头人,他介绍,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峰社区进一步将法治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视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现在的贵峰社区早已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签合同、聘法律顾问这些曾经看似“有点远的事”早已融入普通农户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丽江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法治乡村依法治理,按照‘一地一风俗、一村一特色’的思路,目前,丽江已建成了多个别具特色的‘法治乡村’。”在丽江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平生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古典纳西建筑风貌保存最完整村落之一的玉湖村,这也是新晋的“网红村”,更是丽江市通过将法治乡村建设作为依法治市基础性工作,加强督导考核的具体范本。

曾经的玉湖村群众法治观念落后,在玉龙县司法局指导下,该村依照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的思路,鼓励能人带头,探索出了一条“普法+旅游”的发展新模式。仅今年上半年,玉湖村旅游综合收入近500万元,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干活不出村、挣钱不出门”的共同富裕生活。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云南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细化了27项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明确了‘施工表’‘线路图’‘责任书’,打出了一套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落实落地的‘组合拳’。”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茶忠旺说。

茶忠旺表示,云南以法治乡村建设为牵引,塑造乡村形态之美、厚植乡村产业之美、赋能乡村生活之美、彰显乡村人文之美,乡村民主法治呈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经济发展、家园幸福的喜人局面。2022年度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综合满意率达到97.77%,创历年新高。

责任编辑:潘晶晶
相关推荐
垫江:生态资源丰富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垫江县深挖旅游资源,依托明月山天然生态资源优势,在山上峡谷地带打造恺之峰、华夏牡丹园等旅游景区,山下建设“千年良田”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打造百里彩林、百里花谷、百里...[详细]

河北藁城“智慧书屋” 为乡村振兴增韵添香

“通过这些智慧阅读设备,群众可以免费借阅各种书籍。”智慧图书室管理员杜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里的电子阅读机还能让群众阅读到最新的电子图书和报刊。“在农家书屋里,基层群众不仅能体...[详细]

云南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用法治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近年来,云南上下正以“辛苦指数”换群众“满意指数”的魄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一个个与李永康一样心怀“乡愁”的能人、贤人在返乡创业之际,发展成“法治头雁”,将“...[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