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评选出的2023年“齐鲁最美乡村振兴人”名单揭晓,全省共有10人入选。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志鑫入选。
刘志鑫,中共党员,现任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条件平台部部长,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九届东营市委员会委员。
工作中,面对建设初期专家团队缺乏、创新载体不多、项目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问题,刘志鑫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理想信念和拳拳初心,积极发挥常年在科技一线工作的优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走出去、跑上去,争取上级部门和高校院所的支持。竭尽全力服务科研团队,深化与中科院计算所、动物所、植物所、微生物所、烟台海岸带所合作,推动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中试研发平台、益虫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研发平台、耐盐植物育种平台等第一批高级能科研平台落户农高区。
刘志鑫与同事们一道,以“支部建在平台上”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农业科创”新路径,打造高端人才、技术、资源聚集的“洼地”,实现“党建+科技创新”工作新模式,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保障功能,全力推动建设盐碱地国创中心,依托种业创新、智能农机、综合利用、绿色生态防控4个重点科研平台,实现党的组织覆盖无死角、党建工作覆盖无盲区,初步构建起了中试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融合贯通的盐碱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023年5月,在首届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大会上,盐碱地国创中心顺利揭牌成立,签署了6项合作协议,发布了147项重要成果,其中46项成果在黄三角农高区实施,意味着东营从此迎来了“盐碱地时间”,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全国层面得到了全面展示。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多年来,刘志鑫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边钻研、边实践、边总结,立足盐碱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创新,牵头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大院大所和高校开展合作,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STS项目、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项目以及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刘志鑫常年主动下沉一线,推动科研项目建设,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绚烂。
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盐碱地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国务院批复赋予黄三角农高区的使命任务,是农高区科技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近年来,刘志鑫与同事们组织相关科研团队,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牵引,按照“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各项优势资源,“多线作战”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工作。在盐碱地特色种业方面,与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育种团队合作,培育了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育种研发和产业公司,建设了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1.5万亩盐碱地特色种业综合示范基地。在绿色投入品产业方面,培育了山东爱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熊蜂规模化繁育1.2万箱年生产能力,覆盖了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在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培育了山东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中科鼎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建设新一代农机装备及服务智造园。
从事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十余年,刘志鑫始终以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为使命,以推动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抓手,努力为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争做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建设者、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