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亿级流量,开展万场农产品直播,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深入上百个产业带,集结千余个农资品牌、超万款农资产品,助力农民秋收秋种;推出新商家扶持政策,助力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在9月8日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北京启动之际,淘宝天猫宣布将通过淘宝天猫、天猫超市、淘宝买菜等涉产、加、销全产业链的业务,开展直采助农、营销富农、科技强农、人才兴农四大行动,联动全国超百个产业带,把数字化的力量和温度带到更多乡村,带到更多老乡身边。
延伸产业链,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全球每3个猕猴桃中,就有1个来自陕西。但因为无法做到规模化即食,陕西猕猴桃的种植收益和新西兰佳沛猕猴桃相差甚远。
为解决这一难题,淘宝买菜数字农业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为农民提供高品质种子、建立完善的培育标准、提供培育方法指导等方式,同时自研数字化催熟技术、探索先进的仓储保鲜技术,大大提升了果品的即食性。
在淘宝买菜的陕西武功产地仓,猕猴桃经历刷毛处理、360度拍照、分层筛选等一系列环节后,从树上的毛果变成了商品果。同时,淘宝买菜的确定性订单也进一步提高了果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了中转损耗率。
据统计,仅在陕西武功当地,即食猕猴桃产业在种植端的升级便为600余农户平均每户创收2.5万元。账本虽小,却承载了一家的幸福。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也得益于农资销售的线上化。据悉,目前淘宝平台上已有近5万个农资卖家,每年提供超过1800万种农资产品,已生成一个规模超百亿的农资市场,包括种苗、化肥、农用机械、大棚农膜、畜牧用品等产品均可在线上购买,为农民提升农业生产力作出贡献。同时,农资在电商销售的普及,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也同样拥有一站式采购的权利。
迈向品牌化,让农产品从此有姓名
从品种研发、农事管理、储存物流到深加工的产业网络,依托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赋能,不仅已成为县域农村促产业、提收入的重要手段,也在为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加以助力。例如,淘宝天猫深入原产地,通过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助力了农产品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
据悉,丰收节期间,淘宝天猫将在全国十省进行原产地溯源直播,深入超100个产业带,助力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让更多农货在直播间被全国网友看见、购买。此外,淘宝还将组织农民发布秋收秋种等短视频,共庆农民丰收节。
农业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2022年,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阳澄湖大闸蟹、武夷岩茶、信阳毛尖、安吉白茶、黄山毛峰、临安山核桃、柳州螺蛳粉、丹东草莓位列年度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销售榜前十位。这些品质优、信誉好、竞争力强的品牌农产品通过淘宝天猫从广袤田野走出,既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也给乡亲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
吸引人才归,让家乡留得下、回得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家乡回得去,乡村的未来才看得见。
自2014年起,淘宝教育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商发展中。目前,已与区域政府、企业、特色产业园等共建71个数字经济区域人才培训基地,累计开设超800个线下班次,覆盖超15万人次,助力区域数字人才培育。
自2019年3月以来,淘宝直播发起的“村播计划”已培养超过11万新农人主播,开展助农直播累计超过300万场,带动县域农产品800万个,县域农品销量达1.3亿单。淘宝主播容妹就是新农人主播之一。她以现收现卖山货的直播形式,一路走过丽江、香格里拉,还带着粉丝们探访过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村寨。今年7月,像容妹这样的卖云南山货等滋补类的淘宝直播间数量环比增长12倍。
此外,淘宝买菜依托数字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探索直采直销助农模式,构建了“从田野直达餐桌”的农产品直采直销网络。据统计,淘宝买菜已在全国直连近万个农产品直采基地,建立了700多个数字农业基地,进一步拓展了乡村地区的就业潜力和机会。
有好货、有品牌、有人才,农产品就能走出大山。在2022年,全国832个脱贫县在淘宝天猫平台销售额超1300亿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销售额超过43亿元。
当家乡的未来看得见,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故乡、留在故乡,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乡村更加开放和年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淘宝天猫被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而富起来,乡村振兴正越走越稳。